作者: 黃墨谷
生當為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杰出的愛國女文學家。詩文詞俱高妙,詩沉雄,文真摯,詞尤神秀。她生當北宋末造,少年時曾作詠史《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詩,氣勢磅礴,比興深微,以唐喻宋。詩中警語如:“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夏為殷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彼问夷隙桑咦谮w構即帝位,當時四方勤王之師向建康結集,士氣振旺,如能誓師北伐,中原可望恢復。但怯懦、昏庸、自私的小朝廷,自趙構至宰相黃潛善、汪伯彥之輩,都是投降派。時趙明誠、李清照在建康。
清照這個時期的詩詞,如《臨江仙》詞“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這不僅是她個人的悲感,而是道出了成千上萬渴望恢復中原的人的心情。據宋人莊綽《雞肋編》卷中載:靖康初,趙明誠之妻李氏清照,亦作詩詆士大夫云:“南渡衣冠欠王導,北來消息少劉琨”;“南游尚覺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苯源罅x凜然,而這首《夏日絕句》詩,更是她愛國詩中最杰出的篇章。此詩見萬歷《章邱縣志·藝文》、《彤管遺編》作《夏日絕句》,《歷代名媛詩詞》,僅題絕句?!盀踅奔错椨鹱缘教帲乱姟妒酚洝ろ椨鸨炯o》:“項王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局舟待。”故此詩亦名《烏江》。細研詩意,此詩當作于建炎年間,趙構小朝廷南遁之時。
這首只二十個字的五言絕句,一氣呵成,雄渾沉痛。通過項羽這位戰國時楚名將的后裔,當陳涉、吳廣起義,豪杰蜂起時,率江東子弟八千余人,參加反秦行列的英雄事跡來譏刺宋高宗趙構的不抗金,投降、逃跑的可恥行徑。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有一段項羽救趙,九戰滅秦的敘述:“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于是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斒菚r,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于是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彼抉R遷這段項羽滅秦的描述,就是李清照此詩第一句“生當為人杰”所本。
及項羽滅秦之后,楚項羽與漢劉邦爭霸。是時漢兵盛食多,楚兵少食絕。項王軍壁垓下,漢軍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平!”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虞姬取項王劍,自刎。后人詠虞姬詩云:“貞魂化作原頭草,不逐東風入漢郊?!鼻к娙f馬踏不倒這點“貞魂”。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潰圍南出,馳去。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追之?!椡跄藦鸵鴸|,至東城,只余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內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漢軍圍之數重,項王三次突潰圍,每次斬一漢將,殺數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睍r已到烏江。烏江亭長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顧見漢騎司馬童,曰:“若非我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描寫項王這種寧死不辱,不被擒,不渡江茍活,義不反顧的英雄本色,是李清照此詩第二句“死亦為鬼雄”所本。
李清照這首詩,用古代“項羽”對比“今”事宋高宗趙構,為一己的私利,不抗金,不恢復中原的卑劣行徑。這首詩的創作方法,在修辭上,第一、二句,用兩個重復字“為”和駢偶的手法,一唱三嘆,歌頌“人杰”、“鬼雄”。第三句“至今思項羽”,“至今”二字急轉,提筆,揭出“項羽”這位歷史人物,是“時間”概念,南宋距秦漢已千余年?!八肌弊?,是詩人對歷史人物的判斷,認為項羽是真正的英雄。當其出師滅秦,雪恥消恨,率士卒,破釜沉舟,終成霸業,是“人杰”也。及楚漢爭霸,項羽被劉邦斗智所勝,不渡江茍活,不被擒,慷慨自刎而死,誠“鬼雄”也!當時宋室南渡,四方勤王,在朝有主張抗金三朝大臣李綱為相,有名將岳飛,東京尚有老將宗澤。而高宗趙構終于不顧國家民族,為一己之私,以為如恢復中原,徽、欽二帝回京,他需退位還政,于是采取投降,逃跑政策,坐失戰機,南宋終于淪亡在蒙古外族鐵蹄之下。范文瀾同志在《中國通史簡編》說:“趙構是從頭到腳,滿身污辱的皇帝,逃竄、乞和、投降是他的三個步驟。”詩人李清照,在建炎年間,以史為鑒,寫出這首五言絕句,悲歌當哭,是時代的最強音。李清照詩詞中的愛國思想,對南宋作家辛稼軒、陸游、劉辰翁有一定影響。
上一篇:趙洪林《夏州胡常侍》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楊樹增《夜坐念邊事》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