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文·救孝子賢母不認尸
王仲文
第三折
[滿庭芳] 似這等含冤負屈,拼著個割舍了三文錢的潑命,更和這半百歲的微軀。你要我數說您大小諸官府,一劃的木笏司糊突,并無聰明正直的心腹。盡都是那繃扒吊拷的招伏,把囚人百般拴住,打的來登時命卒。哎喲! 這便是您做下的個死工夫。
【鑒賞】 在欣賞這支曲子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作者和劇情。王仲文是生活在金元間的作家,當時政治黑暗,官吏昏庸,冤假錯案屢屢發生,《救孝子》 就是反映這種殘酷現實的作品。該劇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 李氏有二子興祖、謝祖,恰逢招兵,李氏力爭讓親生子興祖從軍,讓妾生子謝祖讀書,以免遭刀兵之險。興祖去后,其岳母來接女兒王春香回娘家,李氏命謝祖送嫂。至半路,叔嫂分手。賽盧醫拐去春香,并將春香衣服穿在被殺害的梅香尸身上。王婆尋女兒不見,疑被謝祖害死,因而告官。官府因尸身腐爛,即據尸身衣服認定王婆所告是實。李氏深知謝祖不會作出此事,堅決不認此尸即兒媳春香,要求驗尸,此案遂不得了結。春香被拐后,任憑賽盧醫使盡手段,堅貞不從。賽盧醫逼她做苦工,打水澆畦,恰遇興祖立功歸家探母,夫妻相見,說明經過。興祖拿住賽盧醫,同去開封府。冤情大白,官府緝辦兇手,表彰李氏一家。
第三折寫李氏直面官府的官員,控訴他們辦案濫用酷刑,隨意定罪,草菅人命。[滿庭芳] 是其中一支曲子,開頭三句: “似這等含冤負屈,拼著個割舍了三文錢的潑命,更和這半百歲的微軀”,寫李氏不滿官府胡亂判案,義憤填膺,并堅決地要討回清白。為了弄清這含冤負屈的錯案,她寧愿不要自己的生命。在這里,“潑命” 意即微賤的生命。接下來的三句通過李氏之口,道出了當時社會的大小官員們心術不正,耳目不明,對案情糊里糊涂。“一劃的木笏司糊突” 概括了官府 “一般黑” 的本質。“一刬的”,指的是一般的。“劃”,平也,指分不出高低。“木笏司” 指的是做官的,古代有品級的官員執笏。再下面三句具體描寫官員們斷案時,運用各種酷刑逼供,犯人負屈含冤被迫招供,有的甚至屈死杖下。“繃”、“扒”、“吊”、“拷” 幾個字連用,將官府逼供的手段呈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覺得衙門官府無異于閻王殿。最后兩句運用口語,控訴和諷刺官府的種種罪行。本該為民辦事的官府,卻是這樣的殘酷迫害人民,做下數不清的壞事。
這支曲子,作者借村婦之口,直抒胸臆,揭露官府的腐敗和黑暗。曲中語言明白如話,通俗易懂,又富有音樂性,是一篇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作品。
上一篇: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第三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賈仲明·李素蘭風月玉壺春·第一折|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