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夏完淳·卜算子·斷腸》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
相思結①。十二玉闌干,風動燈明滅。立盡黃昏
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注釋】 ①翻就:反被。
【鑒賞】 在中國傳統的詩歌藝術中,有一類作品,是以“閨怨” 的表面形式來表現人生和政治的內容,或者文人志士們借此抒寫抱負不能實現的痛苦和忠誠而不見用的憂悲,尤其是當作者在不便直言的情勢下,又尤其是在有“艷科”傳統的詞體中,這種形式更得到廣泛的使用,后人將其稱為 “寄托”,被認為是詞中的一種高級境界。夏完淳的這首詞,也就正是一首有“寄托” 的作品,它借一個女子秋夜的閨怨,抒發了亡國之戚的深沉悲哀和抗清失敗的莫大痛苦。
“空閨”是寂寞孤獨的場景,“秋色”是離別感傷的季候; 這兩個意象的疊加,將這寂寞感傷更深一層。何況是凄冷的夜! 何況有蕭瑟的風! 夜風掃落梧桐葉,在秋色空閨中,更使人感到無盡的傷情,無盡的寒意。作者首先運用多種意象的疊加,使空閨寂寞的情懷得到淋漓的表現。而在這些自然意象中,又早早滲入了人的色彩,一種生氣蕭瑟的氣象。梧桐是高大的喬木,是香閨弱質所得以倚靠的愛人,而現在桐葉紛紛在寒冷的夜風中凋落,豈不是正象征著空閨弱質已沒有了依靠?是的,接下來兩句便直接進入主題: “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誰料”二字表突然的變故,表面是愛情的失落,深層則指明亡的悲哀。本來應該順理成章的共結同心之夢是已經破滅了,只剩下天涯的獨自孤零。愛侶不來,她的相思更加強烈,被深深地糾結于這刻骨銘心的情感中。抗清的情勢艱危,那一種亡國之戚與愛國之誠也就更加強烈。
如果說上闋是寫亡國的悲哀,下闋則更多地傾注了抗清失敗的痛苦。從詞的表面看來,上闋是相思之情切,下闋則有更多的惆悵與失望。上闋是共時的靜景橫切,下闋則是時間拉得很長很長的歷時的動景直入。“十二玉闌干” 是這位女子所居之地的清幽純凈,象征她人格的美好。“風動燈明滅”再寫出秋夜的凄冷,暗示著生機的斫喪。她在這黃昏中等啊等啊,直到夜色籠罩,卻什么也沒有等回來。萬般痛苦、失望與無奈之中,不禁淚下成行。四野寂靜無人,茫茫天地之中,仿佛只有她這一個空閨弱女,無奈的等待,無意義的等待,沒有結果的等待,生命便在這中間虛耗過去,這是一種多么寂寞難堪的惆悵! 突然,一片鴉啼,打破秋夜空閨的寂靜,讓她從迷離中猛醒。然而,鴉的叫聲在古代是被認為不祥的,此時鴉啼,那么又意味著什么呢?這無疑只留下更深的悲哀,更深的失望,而且更加上了一種不祥的征兆,使整個詞更進一步籠罩在哀苦愁痛之中。
這首詞情調凄婉,氛圍蒼涼,以閨怨之寂寞幽悲寫亡國之痛苦深沉,千種愁緒,萬種秋涼,透骨入髓,可以說是極盡沉痛之至。而那一種愛國的繾綣之情,也就在這中間綿綿不絕地蔓延開來。
文章作者:韓云波
上一篇:愛國詩詞《周實·擬決絕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劉辰翁·柳梢青·春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