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梁啟超·紀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猛憶中原事可哀,蒼黃天地入蒿萊。①
何心更作喁喁語,趁起雞聲舞一回。②
【注釋】 ①蒼黃:本指青色和黃色。《墨子·所染》: “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后以 “蒼黃”喻極大的變化。蒿 (hao)萊:蒿、萊均為野草。②喁喁(yu yu):低聲,指兒女溫柔地說私情。雞聲舞:典出 “聞雞起舞”。東晉名將祖逖年青時就有報國的雄心壯志,半夜聽到雞鳴而起來舞劍。“聞雞起舞”喻志及時奮發,刻苦鍛煉自己。
【鑒賞】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逃亡到日本,但仍時刻關心著祖國的命運。“猛憶中原事可哀”,一個“猛”字起筆突兀,表明詩人心中憂國憂民的不平靜的怒濤時時涌起。“中原事”,指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以后,清政府與日議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接著,戊戌維新變法失敗,中華大地如 “蒼黃天地”一般,遍布“蒿萊”,作為一名愛國知識分子,面對瀕臨危亡邊緣的中國,怎不感到深深的哀痛呢?這是對艱難國勢的概括。接著,詩人以詩明志,表露決心: 國是如此,自己哪有心思談兒女私情的 “喁喁”語呢?只有像祖逖那樣,聞雞起舞,苦練殺敵本領。全詩深沉激越,氣勢豪壯,反詰用典,悠長貼切,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國運的憂慮和決心報國的宏愿。
文章作者:丁樵
上一篇:愛國詩詞《俞大猷·秋日山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向子諲·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