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岑 參①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注釋】
①岑參:見《銀山磧西館》。
⊙【詩本事】
館,客舍。判官,官名。唐制,特派擔任臨時職務的大臣可自選中級官員奏請充任判官,以資佐理。睿宗以后,節度、觀察、防御、團練等使皆有判官輔助處理事務,亦由該使選充,非正官而為僚佐。詩中所說的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唐河西節度府設于此地。岑參此時在涼州做客,涼州河西節度使幕府中,詩人有許多老朋友,常歡聚夜飲。故詩中有“河西幕府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等語句。
⊙【賞評】
本詩寫宴飲時的歡樂與砥礪。
前六句照應題目中的時間、地點,擇要講出月夜下涼州這個邊塞重鎮闊大的格局、和平安定的氣氛,并借琵琶聲傳達出了一種哀傷的情緒。其中開頭兩句,詩人以月亮的升高為背景而將涼州城展現在讀者面前,手法顯得極為精妙。后兩句則照應題目中的“與諸判官夜集”幾字,點出了老朋友們聚會宴飲時的歡樂及意氣。其中“別來三五春”、“見秋草”、“貧賤”、“相看老”數詞與上文中悲情氣脈暗中照應。但作者又于“貧賤”句上加上了“豈能”一詞,意境與情緒便轉悲為壯,大異于前。最后兩句以“大笑”、“飲酒”作結,更是以酒助興,將宴飲中的豪邁情緒推向高峰。
一樣功業未就,但由于作者于此詩中對自身價值的實現仍抱有極度的自信,故情緒爽朗樂觀,而無凄凄哀怨,這也是盛唐時代人們所特有的一種精神風貌。
⊙【詩評選輯】
①明·李攀龍、葉羲昂《唐詩直解》:要體正調。
②清·沈德潛《唐詩別裁》:參詩能作奇語,尤長于邊塞。
③清·吳烶《唐詩選勝直解》:寫得盡情盡致,方是醉后作。
上一篇:王 翰《涼州詞》壯志凌云詩賞析
下一篇: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一)》壯志凌云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