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張治中·狂歌民族魂》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裹革沙場骨尚溫,捐糜頂踵為生存。①
黃河浩蕩流奇氣,襄水斑爛灑血痕。
風雨中原恢漢土,衣冠此日認黃孫。②
忠貞已足昭千載,我欲狂歌民族魂。
【注釋】 ①裹革: “馬革裹尸” 的略語,意為戰死。捐糜: 意為捐軀,粉身碎骨。②黃孫: 炎黃子孫的略語。
【鑒賞】 這首詩作于1943年張自忠將軍殉國三周年之際。當時,舉國上下掀起祭奠高潮,愛國人士紛紛寫詩作文,緬懷先烈,激揚斗志,抗戰到底。作者下筆就贊揚: 將軍雖然戰死沙場已三載,但他的精神還活在我們心中; 將軍舍身亡命、粉身碎骨是為了我們民族的生存和國家的完整。詩的三四句把將軍與祖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黃河浩蕩流奇氣,襄水斑爛灑血痕”。“黃河”象征偉大的中華民族,“襄水”代表祖國美麗的河山。其寓意是: 我們偉大的民族,誕生了張將軍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而英雄的鮮血又灑在我們祖國的河山上,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事! 將軍在腥風血雨的中原收復失地,“衣冠此日認黃孫”。“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連稱,是指古代士大夫的穿戴。《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后引申為世族,即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享有特權的大姓豪族。此句意為像張將軍這樣的人,自然是優秀的炎黃子孫! “忠貞已足昭千載”,是詩人對張將軍的最高評價。“我欲狂歌民族魂”,好一個“狂歌”,像張將軍這樣充分體現我中華民族之魂的英雄,怎能不歌頌?這首詩本來就是一首高昂的壯歌,豪邁的放歌,詩人以自己的愛國之情,高歌張將軍的愛國精神,感情奔放,熱血沸騰,激動人心,催人奮進。氣魄宏大,心胸廣闊,不愧為將軍挽將軍!
文章作者:李萱華
上一篇:愛國詩詞《史可法·燕子磯口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惲代英·獄中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