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奴·曾國藩
君不見蕭郎老仆如家雞,十年笞楚心不攜;
君不見卓氏雄姿冠西蜀,頤使千八百人伏。
今我何為獨不然,胸中無學手無錢。
平生意令自許頗,誰知傲奴乃過我。
昨者一語天地暌,公然對面相勃谿。
傲奴非我非賢圣,我坐傲奴小不敬。
拂衣一去何翩翩,可憐傲骨撐青天。
噫嘻乎,傲奴,安得好風吹汝朱門權要地,看汝倉皇換骨生百媚。
《傲奴》一詩寫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前后。此時詩人留居京師,先后任翰林院侍講、侍讀,國史館協修等職。官職地位雖高,但一無實權,二無實事,不過是讀書作文,儲才養望而已。黎庶昌為曾國藩作《年譜》云:“公居京師四年矣,宦況清苦。”此語正道出曾國藩當時的境況。
“傲奴”,指桀驁不馴之奴仆或聽差之人。起首兩句,以蕭郎老仆、西蜀卓氏兩個典故作比,引發詩人內心的憤懣感慨。蕭郎:指梁武帝蕭衍。心不攜;猶謂心不離。卓氏,指漢代臨邛富商卓王孫。此兩句意謂:蕭郎位高,其家老仆可寧受笞楚而不生離去之心;卓氏家富,可令千百人伏首帖耳,甘心為奴。“今我何為獨不然,胸中無學手無錢:”今我為一介書生,無權無錢,故而無力籠絡住“傲奴”,致使其“公然對面相勃谿”。勃谿,即謂爭吵。“傲奴非我”以下四句意謂:傲奴非難我未至圣賢,我責備傲奴對我不夠恭敬,傲奴拂衣揚長而去,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噫嘻乎”以下是詩人對傲奴的嘲弄,也不免帶有幾分自嘲。傲奴對我如此放肆、不恭,無非是因為我無錢無權。假如傲奴有一天改換門庭,進入朱門權要之地,遇上有權有錢的主子,看你還不趕快變換傲骨,轉生媚態。
《傲奴》一詩以風趣、調侃的筆調抒寫了作者對世態炎涼的嘆喟,同時,也透露出作者不甘心于清苦之書齋生活的躁動心態。
上一篇:清·嚴遂成《安肅道中》鄉思旅愁詩作
下一篇:晚清·陳曾壽《八月乘車夜過黃河》描寫新事物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