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傅答賢弟
【原文】
洛陽才子姑蘇客①,桂苑殊非故鄉陌②。九江楓樹幾回青,一片揚州五湖白。揚州時有下江兵③,蘭陵鎮前吹笛聲。夜火人歸富春郭,秋風鶴唳石頭城④。周郎陸弟為儔侶⑤,對舞前溪歌白纻⑥。曲幾書留小史家⑦,草堂棋賭山陰墅⑧。衣冠若話外臺臣,先數夫君席上珍⑨。更聞臺閣求三語⑩,遙想風流第一人。
【注釋】
①洛陽才子:漢代文學家賈誼是洛陽人,少年有才,被稱為“洛陽才子”。
②桂苑:種有桂樹的花園,此處指南方的精美園林。謝莊《月賦》:“廼清蘭路,肅桂苑。”庾信《詠畫屏風》之四:“逍遙游桂苑,寂絕到桃源。”皆以“桂苑”形容南朝的精美園林。
③下江兵: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為首的綠林農民起義軍的一支。《漢書·王莽傳下》:“是時南郡張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綠林,號曰下江兵。”此處指反抗朝廷的叛軍。
④郭:古代在城的外圍加筑的一道城墻。鶴唳:形容驚恐疑慮,自相驚擾。東晉時,前秦宣昭帝苻堅率兵侵犯東晉,號稱百萬雄師,在淝水列陣,謝玄等人率精兵八千渡水擊之。秦兵大敗,前秦軍隊潰敗逃跑,自相踐踏,被水淹死的士兵不計其數,把淝水都堵了。幸存下來的士兵丟棄盔甲連夜逃走,聽見風聲、鶴唳,都以為追兵已至。石頭城: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清涼山。本楚金陵城,漢建安十七年孫權重筑改名。城負山面江,南臨秦淮河口,當交通要沖,六朝時為建康軍事重鎮。唐以后,城廢。這兩句指南方受到戰爭波及,有人連夜逃出富春,江寧郡(南京)城內人心浮動,惶恐不安。
⑤周郎:指三國吳將周瑜。因其年少,故稱。《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陸弟:指陸機之弟陸云,陸機、陸云是西晉時著名文士。儔侶:伴侶;朋友。
⑥前溪:古樂府吳聲舞曲。《宋書·樂志一》:“《前溪歌》者,晉車騎將軍沉充所制。”《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吳聲歌曲一》引南朝陳智匠《古今樂錄》:“吳聲十曲……七曰《前溪》。”《樂府詩集·清商曲二·序》:“郗昂《樂府解題》曰:‘《前溪》,舞曲也。’”白纻:樂府吳舞曲名。南朝宋鮑照《白纻歌》之五:“古稱《淥水》今《白纻》,催弦急管為君舞。”
⑦曲幾:曲木幾。古人之幾多以怪樹天生屈曲若環若帶之材制成,故稱。小史:官府小吏。此處用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曾經到門生家做客,在門生家的木幾上留下墨寶,結果被該門生的父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刮去。門生對此十分懊惱。(《晉書·王羲之傳》)
⑧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標風操之高雅。棋賭山陰墅:前秦苻堅率兵南下,號稱有百萬之眾,京城震驚恐慌。謝安被任命為征討大都督。謝玄進房間問他計策,謝安神色平和,毫不慌張,回答說:“我心里已經有謀劃了。”接著就沒聲音了。謝安坐車外出去了山間別墅,召集親朋好友,以別墅為注和謝玄下圍棋。謝安平時棋藝不如謝玄,這天謝玄心中害怕,就賭輸了。謝安把這座別墅交給他的外甥羊曇管理。后來這一典故,被用來形容人從容鎮定,舉重若輕。
⑨衣冠:代稱縉紳、士大夫。外臺:指州刺史。夫君:代指友人。
⑩臺閣:漢時指尚書臺。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機構。三語:晉王衍向阮修問老莊與儒教異同,修以“將無同”三個字答之,猶言該是相同吧。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后以指應對雋語。
【譯文】
少年有才的東京才子在姑蘇為客,花園雖然精美卻不是故鄉的路途。九江的楓樹已經紅了又青,揚州城中一片五湖泛起的白茫茫的水汽。揚州這里還不時地有亂兵經過,蘭陵鎮前時時響起思鄉的笛聲。行人在夜晚舉著火把回到富春城郭,石頭城中的人們風聲鶴唳,聽聞一點動靜就以為要打仗了。現在姑蘇地區,有像周瑜和陸云一般的人才互為朋友照應,前溪與白纻歌對舞紛呈。才子的墨寶隨意地留在官府小吏家,兵事臨頭卻像謝安那樣以山陰別墅作賭注賭棋。士大夫如果評議起在外任職的刺史,應當先提到友人席上的珍品。更聽說京城的臺閣在尋覓雋秀的人才,遙想您應該是風流第一人。
【賞析】
此詩是王維同崔傅一起唱和其弟弟的詩。安史之亂后,永王李璘在江南擁兵自重,并擅自引兵東巡,使得江南地區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
此詩起筆稱贊弟弟的才情,并以鄉愁寫出對他的關懷。“九江楓樹幾回青”寫出兄弟羈留不歸的愁思;“一片揚州五湖白”簡練地勾勒出江南的風情,將愁思寫入一片空茫的水景中。詩歌中段贊揚朋友們是周瑜、陸云那樣的人物,能夠像謝安一樣臨危不亂。詩歌結句點出兄弟朋友們的優異表現已經受到了中央臺閣的關注,是天下屈指可數的人才。
此詩精致閑雅中透露出王維對永王此次東巡的所思所想。當時永王在與朝廷的對峙中不占優勢,地方和中央對于此次可能爆發的戰爭沒有作太壞的預估,而對于王維的弟弟、朋友來說,一次動亂也是一次展現才干、引起臺閣注意的機會。
上一篇:王維《嘆白發》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