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
承明少休沐 ① ,建禮省文書。
夜漏行人息,歸鞍落日馀。
豈知三五夕 ② ,萬戶千門辟。
夜出曙翻歸,傾城滿南陌。
陌頭馳騁盡繁華,
王孫公子五侯家。
由來月明如白日,
共道春燈勝百花。
聊看侍中千寶騎,
強識小婦七香車。
香車寶馬共喧闐,
個里多情俠少年。
競向長楊柳市北,
肯過精舍竹林前?
獨有仙郎心寂寞,
卻將宴坐為行樂。
倘覓忘懷共往來 ③ ,
幸沾同舍甘藜藿。
【校】
①明,顧元緯本作“恩”,誤。
②豈,顧元緯本、凌本俱作“懸”。
③覓,顧元緯本、凌本俱作“覺”。
【注】
比部: 《唐六典》:“刑部有比部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
建禮: 《宋書》:“漢尚書寺居建禮門內。”《漢官儀》:“尚書郎主作文書起草,晝夜更直五日于建禮門內。”
三五夕: 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李善注:“三五,謂十五日也。”
五侯: 《漢書·元后傳》:“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譚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紅陽侯,根曲陽侯,逢時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
侍中: 《史記》:“留侯子張辟疆 為侍中。”應劭曰:“入侍天子,故曰侍中。”《后漢書》:“侍中,比二千石。無員,常侍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唐書·百官志》:“門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此詩所謂“侍中”者,乃天子近臣,猶《史記》所謂“侍中”,非唐時門下省之侍中也。
寶騎: 駱賓王詩:“寶騎連花鐵作錢,香輪騖水珠為網。”
長楊: 《三輔黃圖》:“長楊宮在今盭厔縣東南三十里,本秦舊宮,至漢修飾之,以備行幸。宮中有垂楊數畝,因為宮名。”
柳市: 《漢書》:“萬章,字子夏,長安人也。長安熾盛,街閭各有豪俠,章在城西柳市。”師古曰:“《漢宮闕疏》云:細柳倉有柳市。”
精舍: 成按:精舍本為講讀之地。《后漢書·劉淑傳》:“遂隱居,立精舍講授,諸生常數百人。”《檀敷傳》:“立精舍教授,遠方至者常數百人。”《包咸傳》:“因住東海,立精舍講授。”《李充傳》:“立精舍講授。”裴松之《三國志》注:“《魏武故事》曰:于譙東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讀書,冬春射獵。”又:“《江表傳》曰:時有道士瑯邪于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李善《文選》注:“精舍,今讀書齋是也。”自晉孝武帝太元六年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內,引諸沙門居之,因此世俗謂佛寺為“精舍”。《翻譯名義》或名僧坊者別屋謂之坊也,或名精舍者。《釋迦譜》云:“息心所棲,故曰精舍。”《靈裕寺誥》曰:“非粗暴者所居,故云精舍。”《藝文類集》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練行者所居也。”《涅槃經》:“今在此間王舍大城,住迦蘭陀竹林精舍。”《宋書·戴颙傳》:“黃鵠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澗甚美,颙憩于此澗。”
宴坐: 《維摩詰經》:“舍利弗白佛言:憶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樹下。”《釋氏要覽》:“宴坐,又作‘燕坐’。宴,安也,安息貌也。”
行樂: 《漢書》:“人生行樂耳。”
同舍: 《漢書》:“直不疑為郎,其同舍有告歸,誤將持其同舍郎金去。”
藜藿: 《史記》:“糲粱 之食,藜藿之羮。”《正義》曰:“藜,似藿而表赤。藿,豆葉也。”
上一篇:王維《同崔員外秋宵寓直》原文、注釋
下一篇:王維《聽百舌鳥》原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