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二首(殷勤移植地)
【原文】
其一
殷勤移植地,曲檻[1]小欄邊。
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2],乘月溉寒泉。
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其二
失卻煙花主[3],東君[4]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題解】
這兩首詩都是李煜悼念亡妻周氏的。馬令《南唐書》卷六記載:“嘗與后移植梅花于瑤光殿之西,及花時,而后已殂,因成詩見意。”
結合詩里描寫的精心呵護梅花、相約來年一起賞花的約定,花開得十分美麗,但是人卻亡故了,由此可知這兩首詩應當是昭惠皇后病逝后的第二年,即公元965年。第一首是五言律詩,第二首是五言絕句,兩首詩都寫得親切自然,明白如話,仿佛是對著昭惠皇后細訴衷腸,追憶往事,夫妻倆談著悄悄話。到了最后一句,忽轉哀音,凄惻動人,給人以強烈的沖擊。
【注釋】
[1]曲檻:曲折的欄桿。
[2]步障:亦作“步鄣”,意即布障,織物制成,用以遮蔽風塵或視線的一種屏幕。《北史》卷八十一記張景仁善書,工草隸,深得北齊廢帝高殷的寵愛,呼為博士。景仁體弱多病,凡陪同出行,在道宿處,高殷“每送布障,為遮風寒”。
[3]煙花主:煙花的主人。這里指美麗的大周后。煙花,霧靄中的花。
[4]東君:司春之神。
【譯文】
其一
夫妻二人共同把梅樹移栽到瑤光殿之西的曲檻小闌邊。約定好兩人要在來年一同欣賞梅花盛開的美景,當時還擔心我們的梅樹能不能開出花朵。為了能在來年一同欣賞,我倆精心呵護,在梅樹周圍特意布置了阻擋風塵的布障,還乘著月光將寒渠水引來灌溉。但是誰也沒有料到,第二年梅花盛開時,只有我一人前來觀賞,你卻永遠沒有機會看到這梅花盛開的艷美風姿了。
其二
春天的煙花主人都不在了,春天之神(東君)竟然不知!盡管去年的枝頭今年梅花依舊綻放,但要這醉人的清香又有何用呢?
【賞析】
這兩首詩在內容上前后貫通,抒寫當日一起種梅、今日梅開而人不在的悲哀,只不過第一首情意綿綿,重感懷,第二首則重感怨,在一條情感流線上展示出兩種表述方式,顯得搖曳多姿。
第一首中詩人一共選取了三個連貫的場景,溫馨而獨特:其一,認真地選擇了移植梅花的地方,把它種在小欄桿的旁邊,護持其盡快扎根成長:“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其二,憧憬著花開的美好情景,以及等待時的忐忑:“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其三,對于梅花的精心護理,擔心其遭受風雨、干旱侵害:“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一切都做得很好,很順利,但是最后,詩人卻以冷靜平和的口吻,訴說了一個令前邊一切準備都化為烏有的結果,花開而種花人已不在:“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前邊越認真、越濃彩重墨,后邊的空虛感就越大,失落感就越強烈。情感的失重與期望的幻滅在這首詩中表現得無以復加。
第二首續接第一首,純寫作者的情感反應,面對大好春光,詩人卻有二怨:“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春天的煙花主人不在了,春天之神(東君)竟自不知,鮮花竟自照舊盛開。此為一怨。“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當日唯恐花不開,而現在卻在埋怨花開香發,此為二怨。這二怨,貌似無理,卻極有情,從反面、以激烈的形式表達出詩人對于亡妻熾熱的思念之情。
上一篇:李煜《柳枝(風情漸老見春羞)》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