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②,往事知多少③?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④。
雕欄玉砌應猶在⑤,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⑦。
注釋
①此詞為李煜被俘入宋幽囚汴京時所作。
②春花秋月:既實指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又借指一年中最美好的事物。了:了結,盡頭。
③往事:指過去最堪回憶的事情。知多少:不知有多少,亦即很多。以上兩句反映了作者復雜矛盾的心情。
④故國:指南唐。回首:回顧、追憶。
⑤雕欄玉砌:雕花的欄桿和玉似的臺階。此泛指南唐宮殿。
⑥問君:設問之詞,實則問自己。自我設問,暗藏無限沉痛,無限悲憤。
⑦江:指長江。此句比喻愁恨如江水般奔騰不絕。
賞析
這首詞寫作者的亡國之痛。“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本是美好之物,對于一個充滿藝術氣質的詩人來說,更是能引發無限情懷之物,可是對于一個亡國之君來說,不停輪轉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著了無意趣的時間的流逝,亡國的痛苦早麻木了藝術的心。只能感慨:“往事知多少”。這兩句,一寫景,一寫情。“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降宋以后被囚居在一座小樓里。春風又吹來了,意味著又過去了一年,新的一個春天又到來了。可是對于李煜的人生來說,已經沒有春天。只能回憶。可是回憶也令人如此不堪。回憶越美好,越襯托得現實如此痛苦。這兩句同樣一句寫景,一句寫情。從結構上來說,第三句接第一句,第四句接第二句,可是讀起來極流暢。李煜詞的自然天成正在于,有章法卻看不出章法的痕跡,因為他的情是真誠自然、一氣流轉的。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過片兩句,表達今昔之感。雕欄玉砌指宮殿。朱顏是紅顏,年輕的容顏。那美好的宮殿還在,可是我的青春的容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里暗指亡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直接表達作為亡國之君的無窮無盡的愁。這是一個把抽象無形的愁具象化的著名的比喻。表達了愁思如春江之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不舍晝夜,永無休止。把無盡的、深沉的愁表達得既有力度,又有深度。
上一篇:春日思鄉詞《清平樂·別來春半》原文賞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下一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賞析,作者思想情感解讀,藝術創作手法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