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①(寒蟬凄切)
【原詞】
寒蟬凄切②,對長亭晚③,驟雨初歇④。都門帳飲無緒⑤,留戀處⑥、蘭舟催發⑦。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⑧。念去去、千里煙波⑨,暮靄沉沉楚天闊⑩。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注釋】
①《雨霖鈴》: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樂章集》入雙調(夾鐘商)。相傳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這首詞選自《全宋詞》,雨霖鈴又作《雨淋鈴》。這首詞抒發了跟情人難分難舍的感情。
②寒蟬:蟬的一種,也稱寒蜩(tiáo)。
③對長亭晚:面對長亭,正值傍晚時分。長亭,古時設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地方。
④驟雨:陣雨。
⑤都(dū)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擺設宴席送行。都門:京城門外。無緒:情緒低落。
⑥留戀:戀戀不舍。
⑦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后用作船的美稱。
⑧凝噎(yē):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即是“凝咽”。
⑨去去:重復言之,表示行程之遠。煙波:傍晚十分,水霧繚繞的樣子。
⑩暮靄(aǐ):傍晚的云霧。沉沉:深深,濃厚的樣子。楚天:戰國時期楚國占據了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稱南方的天空為楚天。
?那(nǎ)堪:怎能承受,如何承受。清秋節:秋風蕭瑟的季節。
?經年:一年又一年。
?千種風情:是說自己有滿腔的相思之情。
【譯文】
秋蟬叫得十分凄涼而急促,面對送別的長亭,正值傍晚時分,陣雨剛剛停歇。在京都郊外搭起了帳幕、擺起了宴席來為我送行,但彼此卻沒有暢飲的心情。正在戀戀不舍之時,船夫已經催促著出發了。彼此握著手互相看著對方,眼泛淚光,直到最后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沒有說出來。想到這次遠行,千里迢迢,水霧繚繞的千里江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似乎一望無際。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在離別時最為傷心,更何況是在這凄冷的秋季呢!今夜酒醒時將身在何處?恐怕醒來時只能面對楊柳岸邊凜冽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回來,就算是良辰美景,也不過如同虛設罷了。就算心中有滿腹的情意,又向誰來訴說呢!
【賞析】
這首詞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寫離情別緒的精品之作。詞人巧妙地寫出了自己在離京南下時于長亭與心愛之人送別的場景。整首詞都從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離愁別緒,描繪出一幅秋日江邊離別圖。
詞的上片寫出了長亭送別的場景,作者用筆墨著重描繪了送別的場景以及惜別時的深情款款,抒發了戀戀不舍的離別之意。起三句,交代了時間、地點、景物,并以暮色蒼蒼,蟬聲凄切來為之后的離別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氛圍,奠定了悲涼的基調。“都門”以下五句,既寫出了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擺設宴席想要熱熱鬧鬧送別,又因為情緒低落,終究沒能讓這場送別歡樂起來的場景,詞人生動地描繪了執手相看無語的臨別情事,語簡情深,極為感人,也容易引起讀者共鳴。“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領起,預想之后路途中可能看到的情景,千里迢迢,與君惜別,再重逢不知是何時,一程遠一程,讓人生出一些愁苦、擔憂等情緒,讓這種愁苦的離別之情更深一層。
詞的下片,筆鋒一轉,開始寫人生概略情形,從一般到具體,由別人都是這樣,寫到我是如此。“多情”句,點出離別向來都是讓人傷感的,在這清冷蕭條的秋季送別,更讓人難以忍受,將悲傷推進一層。“今宵”二句,進一步設想了離別之后可能會遇到的遭遇,襯托出作者的孤獨寂寞、無依無靠的情緒。今天不知道酒醒之后,將會到哪兒,只有殘月高掛、曉風吹拂的楊柳岸。景中所寓之深情,非直抒可傳達,達到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境。末以癡情語挽結,情人不在,即便有良辰美景、無限風情統歸枉然,情意何等執著。詞尾以問句結尾,如萬流歸海,有余音繞梁之美,讓整首詞所表達的情緒如潺潺流水一般,不斷地滲透出來,回味無窮。
整首詞情景兼融,結構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時間的層次和感情的層次交疊著循序漸進,一步步將讀者帶入當時的場景,讓人們仿佛置身其中,難言之情自然流露。
上一篇:柳永《迎新春(嶰管變青律)》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柳永《雪梅香(景蕭索)》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