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987~1053),本名三變,字耆卿,一字景莊,祖籍崇安(今屬福建)。因排行之故,世稱“柳七”。宋仁宗時中進士,官封屯田員外郎,所以又稱“柳屯田”。他常年流連于青樓市井,深知底層人民的疾苦。又因為通曉音律,熟悉民間音樂,新創了很多慢詞長調,拓寬了詞的題材,堪稱北宋專力作詞的第一人。他的詞清新直白,哀怨委婉,長于鋪陳。著有《樂章集》,詞有二百余首流傳后世。
望海潮
【原文】
東南形勝,三吳 ① 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 ② 疊 ③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 ④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 ⑤ 夸。
【注釋】
①三吳:即吳興、吳郡、會稽三郡,在這里泛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區。
②重湖:以白堤為界限,西湖分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③疊:指層疊起伏的山巒。
④高牙:原來指的是軍前的大旗,因為旗桿上裝飾了象牙,故稱。在這里指高官孫何。
⑤鳳池:即朝廷。
【譯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風景優美,是吳興、吳郡、會稽的都城。這里自古以來就非常繁華,如煙的柳色、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帷幕,樓閣高高低低,大約有十萬戶人家。茂密如云的樹木環繞著錢塘江堤岸。澎湃的潮水卷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寬廣的江面一望無涯。市面上陳列著琳瑯滿目的珠寶玉器,家家戶戶都存滿了綾羅綢緞,爭相比奢華。
西湖映襯著層巒疊嶂的山嶺,更顯風光秀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吹奏羌笛,夜晚劃船采蓮唱歌,垂釣的老翁和采蓮的姑娘都嘻笑顏開。路上牙旗飛揚,千名騎兵簇擁著巡察歸來的長官。在微醺中聽著簫鼓管弦,吟詩作詞,贊賞這美麗的水色山光。他日把這美好的景色描繪出來,回京后向朝中的人們夸耀!
【鑒賞】
這首詞吟詠杭州的美麗富庶,筆勢雄渾有力,跌宕起伏,把杭州美麗的景色和繁華的市井描繪得栩栩如生,也顯露出詞人對杭州市井生活的羨慕和憧憬。
上片主要勾畫杭州的人文地理。開篇以優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繁華的市井點題,引出所詠之物。然后從不同的角度鋪陳杭州的美麗景色和人們的富裕生活:“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三句分別描畫了美麗的街巷河橋、精致的居民住宅、富庶的都市生活;緊跟著后面三句,從市內寫到野外,寫“云樹”環繞著沙堤,寫奔騰的錢塘江水洶涌浩蕩,看不到盡頭。
下片著力寫西湖的美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寫西湖的自然美景;“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寫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意蘊悠長,讓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嬉嬉釣叟蓮娃”則進一步寫人在美麗自然中悠然快樂的狀態,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圖畫。結尾處稱頌郡守,總結全詞。
全詞語言華美,音律和婉,風格灑脫,讓人如臨仙境,過目難忘。據稱,它傳到北方后,金主完顏亮也被其中所描繪的美景所折服,并因此與宋朝起了兵戈之事。這雖然只是傳說,但也足以顯出這首詞巨大的藝術魅力。
【宋詞地圖】
錢塘:今天的杭州,古時候是吳國的一個郡。正史上最早的記載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原來叫做錢唐,唐代時改為錢塘。
鳳池:全稱鳳凰池,原指皇宮禁苑中的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是朝廷的要害部門,因其在禁苑之中,所以也叫“鳳凰池”。
上一篇: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柳永《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