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1] ,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2] 。
相見爭如不見 [3] ,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注釋】
[1]鉛華:鉛粉。[2]“青煙翠霧”兩句:皆形容珠翠冠的盛飾,指婦女的頭飾。[3]爭:怎。
【賞析】
宋代尚文,對于司馬光來說,生活在宋朝,不僅擁有獨立的精神、無上的榮耀,還很自然地沾染了時代的氣息:比如文人指點江山的激越,銳意進取的情懷;當然也還有軟香溫玉的甜膩。
詞的上闋寫宴會上遇到的一個舞女,松挽云鬢,薄施粉黛,體態(tài)輕盈,如青煙翠霧般裊娜,如柳絮柔絲般旖旎,嫵媚動人,風情萬種。下闋忽然由寫景轉(zhuǎn)到寫情,有點多情卻被無情惱的落寞,長長的相思如碧波蕩漾的柔情,剪不斷、理還亂。月斜人靜,酒后初醒,夜色清涼如水,眷戀、傷感,抑或惆悵,心中五味雜陳,一切景語皆情語,風月無邊情意綿綿。
因為剛直不阿的性格,司馬光通常會被很多人誤認為是一位不懂風月的嚴肅刻板的人,然而后人從文學里讀到的司馬光并不是一個怒目金剛式的道學家,他不會永遠正襟危坐、高談闊論,在觥籌交錯,酒酣耳熱、絲竹亂心之際,這位政壇才子也會寫下這片段情思,歌之詠之。
這首詞上闋寫人下闋寫景,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回味雋永。與宋朝許多濃艷香軟的詞風不同,《西江月》清新淡雅,風格婉麗,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