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行卻寄相送者[1]
【原文】
百里陰云覆雪泥[2],行人只在雪云西。
明朝驚破還鄉夢,定是陳倉碧野雞[3]。
【注釋】
[1]卻寄:回寄。
[2]雪泥:積雪融化,道路泥濘。
[3]陳倉:縣名,隋設陳倉縣,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名寶雞,屬鳳翔府。相傳秦文公在此得陳寶雞鳴。《史記正義》引《三秦記》曰:“太白山西有陳倉山,山有石雞,與山雞不別。趙高燒山,山雞飛去,而石雞不去,晨鳴山頭,聲聞三里,或言是玉雞。”
【譯文】
雪融化后,雪水與泥水混雜,陰云籠罩著這片土地,綿延至百里之外。趕路的人只是將要去往雪云以西的方向而已。第二天早上從歸家的夢中驚醒,一定是陳倉的碧野雞鳴叫的緣故。
【賞析】
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的冬天,李商隱赴興元(今陜西省漢中市)入令狐楚幕,赴任途中詩人寫下此詩寄贈友人。一方面,因值冬日,氣候嚴峻,孤獨的行程難免涌起思鄉情緒;另一方面,因令狐楚德高望重,且對詩人多有提攜與幫助,此去興元幕府,對于詩人的仕途而言恰是好事一樁,所以字里行間也流露出前路可期的少年意氣。
“百里陰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起句峻拔,點明季節和氣候特征,道出詩人去向,從大處落筆的同時,也注重觀察生活,從細微處見情致。“百里陰云”謂陰云籠罩的面積大、距離遠,描寫冬天黯淡的景象,凸顯環境惡劣,氣候嚴峻,預示著大雪再度將至。“覆”十分形象地寫出了陰云厚重,層層疊疊,狀陰云低垂之貌,凸顯其程度深,暗喻人內心所意識到的壓抑。次句卻有撥云見日之功效,“只在”二字寬慰友人,謂相距并不甚遠,無需太過掛念,可見詩人豁達的心境。另外,只向著雪云以西的方向行進,也可見詩人目標明確,此行與詩人的主觀期待相符合,一掃抑郁之氣。
“明朝驚破還鄉夢,定是陳倉碧野雞”,設想第二天晚上,于夢中歸家情景,流露出旅途中人對家的深深眷念,蘊藏著詩人到底是選擇出仕為官還是歸家盡孝的徘徊與矛盾心情。“驚破還鄉夢”的“驚”字蘊含著夢境被外力打斷的始料未及,因“驚”而“破”,卻不說明為何而“驚”,運用倒敘的手法,波瀾起伏,懸念叢生,為下句設伏。尾句似已找到引起“驚”之意的罪魁禍首——雞打鳴的聲音。自然而然地責備碧野雞破壞其回家美夢,帶有神話傳說色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忍俊不禁,虛構中帶著真實,自是妙筆風流。
上一篇:李商隱《自南山北歸經分水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謁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