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
賈島(779~843),字閬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為僧,法名無本。元和五年(810)冬,到長安,見張籍。第二年春天,至洛陽,開始投詩干謁韓愈,最終得到了韓愈的賞識。后還俗,然而屢試不第,被譏為科場“十惡”。文宗開成二年被排擠,貶為遂州長江主簿。后遷普州司倉參軍,死于任所。其為詩多描摹風物,抒寫閑情,詩境平淡,而造語費力,為苦吟派詩人的代表,和孟郊并稱“郊寒島瘦”。
尋隱者不遇
【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我在松樹下面問童子,他說老師采藥進了山。只知道就在這座山中,卻說不清究竟在哪里。
【鑒賞】
此詩中,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抒寫了尋人不遇的焦急心情。詩人以白云比喻隱者的高潔,以蒼松暗喻隱者的風骨,用童子的回答將隱者的瀟灑閑逸之情寫得入神。詩歌簡練平淡,意境悠遠空靈,語意真率,沒有人間煙火氣,耐人尋味。
賈島是苦吟派詩人,以煉字聞名。他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布局方面也同樣狠下苦功。此詩精練簡潔,把三輪問答融于四句詩中,短短二十字,意蘊無窮。
“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只是詩人隱去了自己的問題,但從童子的回答“言師采藥去”中,我們可以推測出,詩人可能問了“師父在嗎”、“去做什么”等問題。在后兩句中,詩人依舊延續隱去問題的手法,省略了“采藥在何處”這一問句,只保留了童子的回答“只在此山中”,如同畫中大片的留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末句則把人帶到更為空靈的境界,看見遠山云霧繚繞,如仙境一般,在其中的隱者就像神仙一樣,此句拓展了想象空間。
詩人到山中尋訪隱者,一定希望能夠見到隱者,所以再三發問,但是詩人卻把這種期待的心情通過間接的方式處理得閑遠沖淡,境界高妙。本詩簡潔明朗,造境空靈,如閑云野鶴,超逸縹緲。
上一篇:賈 島《題李凝幽居》賞析
下一篇:賈島《題李凝幽居》原文、注釋、譯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