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唯李頎有云:“濟水自清河自濁,周公大圣接輿狂”,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潯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
【原文】
其二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
禍福回還車轉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白話譯文】
世上的事依托隱藏不定,
塵世的事拉開纏繞沒有停止過。
禍福輪回像車輪一樣,
榮光枯萎反來覆去像手持鉤。
龜靈占卜要將龜開膛破肚,
馬失前蹄也不必憂慮。
如不信時請看下棋的人,
輸贏還得等到局終才分曉。
【注釋】
13.“世途”句:意謂禍是福的依托之所,福又是禍隱藏之地,禍、福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倚伏:即《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簡言“倚伏”。塵網:猶塵世,即人世。古人把現實世界看做束縛人的羅網,故言。陶淵明《歸園田居》詩:“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卒:始終。
14.回還:同回環,謂循環往復。車轉轂(gǔ):像車輪轉動一樣。轂:本指車輪中心部分,此指車輪。榮枯:本謂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與失意。曹植《贈丁翼》:“積善有余慶,榮枯立可須。”反覆:謂反復無常。藏鉤:古代一種游戲。《藝經》:“義陽臘日飲祭之后,叟嫗兒童為藏鉤之戲,分為二曹,以交(通‘較’)勝負。”此言榮枯如同藏鉤之戲,變化無常,令人難以捉摸。
15.龜靈:古人認為龜通靈性,故常用龜甲占卜以決吉兇。靈:動詞,通靈。刳腸患:言龜雖通靈性,也難免自己要被人殺掉的禍患。《莊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夢人被(同“披”)發窺阿門(小曲門)……使人占之,曰:‘此神龜也’。……(命人送)龜至,君再欲殺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殺龜以卜吉。’乃刳龜,……仲尼(孔子)曰:‘神龜……知(智)能七十二鉆而無遺策(遺算),不能避刳腸之患,’”刳(kū):剖開。“馬失”句用“塞翁失馬”的故事,進一步說明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事見《淮南子·人間訓》,一般成語詞典皆有載,姑從略。折:摔斷。足:同“腳”。憂:憂患。
16.“不信”二句:以下棋比喻世事的變化不定。
【創作背景】
據序文可知,這組詩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貶謫去江州(潯陽)途中和元稹的同名組詩之作。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閑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詩人因上書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遭當權者忌恨,當年六月,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后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放言五首》詩奉和。
【賞析】
第二首主要講禍福得失的轉化。作者以詩言理,闡述了《老子·五十八章》中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之間的倚伏關系,從而說明壞事可以轉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轉變為壞事,顯示了樸素的矛盾轉化的思想,即樸素的辯證觀點。詩中所講的《塞翁失馬》的故事就是這樣。塞翁的馬失而復還,而且還帶回一匹好馬,這是福;但是后來,其子騎馬又摔壞了腿,福于是變成了禍。其中,這個兒子去騎馬,或是由于事先沒有做好安全措施,或是由于他的騎術不高明,摔下馬來,這就是其福轉化為禍的條件。而“馬失應無折足憂”的說法,只講轉化,忽略了轉化的條件,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是不足取的。當然,這是詩句,不可能講得那樣細致,今人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上一篇: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白話譯文、創作背景、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白話譯文、創作背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