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江蘇省·揚州》古詩詞賞析大全
揚州,古中國 (夏、商)九州之一,據說,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諸省,皆屬其地。周、漢以后,疆土愈來愈狹,至隋、唐、揚州即成為今江蘇揚州(江都)地區的專有地名,而且空前地繁榮起來。隋煬帝滅陳后,金陵荒蕪,揚州則因開鑿疏闊南北大運河而成為南方第一大城。揚州,當時又名廣陵,是蘇北運河的起點,我國東南富庶之地的物質從這里上船,可通過運河直抵京都洛陽,煬帝在耗盡民力挖通運河后又三次乘龍舟從洛陽直下揚州,揚州城內當年筑有煬帝行宮,大量宮殿樓閣相繼拔地而起。唐朝時揚州仍然十分繁華,李白就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之句。唐鑒真和尚就是揚州大明寺住持法師,當年這里還有留學僧人。他東渡日本就是從揚州附近的“瓜洲渡”上船,出長江口入海的。由此可見,揚州在唐代,還是中國內地與海外各國交往的港口。明、清時期,揚州仍然是重鎮與商埠。康熙、乾隆帝下江南巡視,每次都經過揚州,揚州市內至今仍有 “御碼頭”的古跡。此外,揚州尚有古運河、文峰塔、史可法祠、隋煬帝陵、大明寺、平山堂等名勝古跡,以及著名的揚州瘦西湖,風景秀麗,國內外游人終年不絕。
廣陵實佳麗,隋季此為京。
八方稱輻輳,五達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笳簫發連營。
層臺出重霄,金碧摩顥清。
交馳流水轂,迥接浮云甍。
[詩名] 廣陵詩 (節選)
[作者] 權德輿,字載之,唐代天水略陽(今屬陜西)人。4歲能詩,15歲為文數百篇。曾任監察御史、太常博士,元和五年 (810年) 升任宰相。工詩善文,時人尊為宗匠。
[注釋] ●隋季句:隋朝的年代,煬帝曾把這里視作京都。●輻輳:車馬大道以揚州為中心向八方輻射,形容交通發達。●砥平:如磨石一樣平整。●旆: (pei,沛):旗。●笳蕭:笳,北方民族類似笛子的樂器,稱胡笳。此句是說樂聲連成一片,說明歌舞之盛。●摩顥清:上接天空。顥清,浩清,太清,即天空、太空的意思。這句是說金碧輝煌的宮殿樓閣高入云霄,形容其市容豪華。●甍(meng,萌):屋脊,屋的高處。此句說高高的屋脊,遙相連接,如浮云一般。
廣陵寒食天,無霧復無煙。
暖日凝花柳,春風散管弦。
園林多是宅,車馬少于船。
莫喚游人住,游人困不眠。
滿郭是春光,街衢土亦香。
竹風輕覆舄,花露膩衣裳。
谷鳥鳴還艷,山夫到更狂。
可憐游賞地,煬帝國傾亡。
[詩名] 揚州春詞 (三首選二)
[作者] 姚合,唐代陜州(今河南陜縣)人,曾任武功主簿,詩家稱為姚武功。寶歷中 (825年)任監察御史,出任金、杭二州刺史。位終秘書少監。
[注釋] ●寒食天: 清明節前二天為寒食節。●無霧句:說天上一點云煙也沒有,是風光明媚的春日。●春風句:說春風刮來了陣陣管弦之聲。●園林句:說明處處是富貴人家的園林,住宅與園林分不開了。●車馬句:形容運河中游船極多,多過了陸地上的車馬。●困不眠:說雖困累但仍不眠,說明游興正濃。●土亦香:說這里脂粉甚多。●花露句: 說花露多得都膩了衣裳。●谷鳥句:連布谷鳥叫的聲音都是艷麗的。●山夫句:連山野村夫到了揚州也會狂起來的,說明這里的景色誘人。
廣陵城里昔繁華,煬帝行宮接紫霞。
玉樹歌殘猶有曲,錦帆歸去已無家。
樓臺處處迷芳草,風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來依舊帶棲鴉。
[詩名] 維揚懷古
[作者] 曹棨,字子啟,明永豐人,永樂甲申賜進士第一,贈禮部侍郎,工詩,其五言如“斷云京口樹,殘月廣陵鐘”有中唐風致。
[注釋] ●維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庾信《哀江南賦》:“淮海維揚,三千余里。”后遂以維揚為揚州的別稱。●廣陵:即揚州的古地名。●接紫霞:言宮殿樓閣高聳云天。●玉樹:即陳后主的 《玉樹后庭花》,被稱為亡國之音。●錦帆句:言隋煬帝第三次下江南所乘的龍舟歸去時,洛陽已是唐高祖李淵的天下了。據歷史記載,隋煬帝的大隊龍舟沿運河南下揚州,驕淫奢華,民怨沸騰,其臣下宇文化及乘機將其縊死于揚州,京都洛陽則被李淵占領,并稱帝,隋朝就此滅亡。●汴堤: 即運河堤岸,上面遍種柳樹。因汴河是運河的重要河段,故運河在當年也通稱為汴河。
榖洛通淮日夜流,渚荷宮樹不曾秋。
繁華往事邗溝外,風起楊花無那愁。
[詩名] 隋宮 (全詩8句)
[作者] 陳恭尹,字元孝,明代廣州潤德人。
[注釋] ●榖洛:穀水和洛水,這兩條河都是河南崤山發源的河流,榖水最后匯入洛河而流經洛陽。最后兩河之水都連通運河。詩句說隋煬帝當初下令開通的運河從洛陽起,連通榖、洛、淮河,直到隋煬帝行宮所在地的揚州,現在仍日夜不停地流著。●渚荷句:隋宮里的池塘荷花和宮中的樹木,總是盛開著,似乎不曾有過秋天。●繁華句: 但那些繁華日子都已經是過去的往事,在邗溝之外了。邗溝,今江蘇境內自揚州至淮安的運河段的古稱,是連通長江與淮河的人工河道,隋煬帝沿邗溝下揚州,最后身亡于邗溝之邊。●風起句:不管人間有多少愁緒悲思,楊花還是年年無憂無慮地在風中飛舞,從而更襯托出詩人的懷古情思和對世事變遷的感嘆。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詩名] 寄揚州韓綽判官
[作者] 杜牧,詩人于唐文宗太和七年在揚州,為節度使府掌書記,此詩是離開揚州后所作。此詩一出,“二十四橋”竟成騷客詞人歌詠揚州最常用的代詞。
[注釋] ●二十四橋:有兩種說法,一說是指揚州的24座小橋,揚州在唐時“可紀者有二十四橋”(沈括《補筆談》)。還有一說: “二十四橋,一名紅藥橋,即吳家磚橋,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揚州畫航錄》)從詩的最后兩句看出,詩人是引用后一種美麗的傳說。●玉人:語帶雙關,既指古代美人,亦喻贈詩的對象韓綽。明月之夜,橋上悠揚的簫聲,抒發出良辰美景中無限的詩情畫意。這后兩句遂成千古佳句。
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
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
[詩名] 夜看揚州市
[作者] 王建
[注釋] ●紅袖:借指歌妓。本詩回憶揚州的夜生活,反映了當年揚州的繁華。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詩名] 縱游淮南
[作者] 張祜,字承吉,唐代清河(在今河北)人,以宮詞樂府名重當時,但一生輾轉依人,懷才不遇,狂放不羈。其詩才深為杜牧器重。后人說: “張生故國三千里,知者惟應杜紫微。”
[注釋] ●人生句:揚州是唐代繁華的商業城市,紙醉金迷,飲食歌舞甲于全國。此詩即反映了當時作者在揚州的生活感受。●人生句:說揚州太好了,好得教人死在揚州也是愿意的。●禪智句:禪智寺為隋宮舊址,隋亡后改建為寺。以故宮作為好墓田,含有對隋煬帝諷刺的意味。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詩名] 憶揚州
[作者] 徐凝,唐代睦州 (今浙江淳安縣) 人。
[注釋] ●蕭娘、桃葉:均借指歌妓。
楊巨源《崔娘詩》:“風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桃葉,出于王獻之《桃葉歌》,而桃葉是王獻之的愛妾,所以歌之。詩句在此借用以比喻美妓。●天下二句:是說把天下的月色分成三分,揚州應占其二,就是揚州占盡全國晚間美景的意思。這兩句很為后人所傳誦。●無賴:原意是狡猾,轉義為慧黠,逗人喜愛。李商隱《二月二日》:“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
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
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
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斗牛。
今日市朝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
[詩名] 宿揚州
[作者] 李紳,字公垂,唐代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元和進士,曾因觸怒權貴下獄,武宗時拜相,以宰相銜出為淮南節度使。與元稹、白居易交往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注釋] ●江橫二句:寫船到揚州時所看到的江景秋色。金陵,此處指鎮江,中晚唐時稱潤州為金陵,即今鎮江市。●嘹唳塞鴻:鳴聲嘹亮的北雁,此刻正南飛經湖澤。●夜橋二句:贊美揚州的繁華,說江城燈火如繁星,似與銀河相連;江水繞城,掛帆的桅桿竟然挨近了天上的斗宿、牛宿。●今日二句: 說此時揚州已與隋朝時風俗不同了,隋煬帝的迷樓也已成為歷史,不必再問了。
江北煙光里,淮南勝事多。
春風蕩城郭,滿耳是笙歌。
[詩名] 春日揚州 (全詩8句)
[作者] 姚合
[注釋] ●江北:指長江北岸的揚州城。
●淮南:也指揚州,因地處淮河以南的地區。●勝事多:揚州既是運河之城,又是當時南方的大都市,歷史故事自然不少,但此處主要指隋煬帝三下揚州之事。
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
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
雨過隋堤原不濕,風吹紅袖欲登仙。
詞人久已傷頭白,酒暖香溫倍悄然。
[詩名] 揚州
[作者]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清代興化 (今江蘇興化縣) 人。乾隆元年進士,先后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去職后,居揚州,為“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俱工,有名于時。此詩通過對揚州畸形繁華的描寫,表現了作者一種隱憂。“千家”、“十里”二句描寫揚州風物特色,曾被廣泛傳誦。
[注釋] ●畫舫:布置精巧的游船。●絲管:胡琴、簫笛一類民樂器,此處即指音樂聲。●榆錢:榆樹未生葉時的榆莢。因這時的榆莢似銅錢,故稱,此處喻富人揮金如土。●雨過二句: 以夸張的手法極寫揚州游人之多,歌舞之盛,說雖然下雨了,隋堤上還是游人如蟻,打著花傘,戴著斗笠,遮蓋得堤上滴雨不沾,姬女們的紅袖被風一吹,如同登仙一樣。●隋堤,隋代開鑿運河,沿河筑堤,堤上栽柳,后稱隋堤。●倍悄然: 說看到這些場面,更覺得憂愁。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誰生!
[詞名] 揚州慢
[作者] 姜夔,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南宋饒州鄱陽 (今江西波陽) 人,一生未仕,常漫游蘇、杭、揚等地,精通音律,工詞,常自度新腔,聲詞皆美。此詞是他第一次來揚州時所寫,當時揚州經過金兵的幾次蹂躪,已殘破不堪,看到的是滿目荒涼。詩人十分感慨,詞內表現出他深摯的憂國之情。
[注釋] ●淮左二句:淮左,即淮南東路,宋行政區劃,治所在揚州。竹西,亭名,在府城北門外禪智寺旁,今已不存。●過春風二句:春風十里,杜牧《贈別》詩有“春風十里揚州路”,形容揚州街道繁華。這里說:當年繁華的十里長街,兩旁長滿了蒺藜間雜麥子。薺,蒺藜。●胡馬二句: 胡馬,指金兵。窺江,指金兵南侵到長江北岸。建炎三年、紹興三十一年,金兵兩次進揚州,燒殺搶掠。廢池喬木: 指被戰火破壞的池苑、樹木。●猶厭言兵: 是說南宋君臣偏安一隅,對金人步步退讓,甚至主張揚州不守防,以“談兵為諱”,諱言用武力抗擊敵人。●杜郎三句:杜郎,杜牧。說即使杜牧那樣有卓越識見的人,如果今天重到揚州,料想他也會大吃一驚。●縱豆蔻三句: 豆蔻詞,指杜牧 《贈別》詩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句;青樓夢,指杜牧《遣懷》詩中有“十年一覺揚州路,贏得青樓薄幸名”句。三句說: 即使當年寫過豆蔻詞、青樓夢這樣好詩的杜牧,現在面對這蕪城,也難以賦出深情。
吊綠啼紅近六朝,韓文杜句想豐標。
銷魂一卷樊川集,明月揚州廿四橋。
[詩名] 杜樊川
[作者] 郁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作家。
[注釋] ●杜樊川:即唐代詩人杜牧,樊川為其號。郁達夫很喜愛他的詩。杜牧在揚州寫了不少關于揚州的詩,著名的如 《寄揚州韓綽判官》、《遣懷》等。●吊紅啼綠:化用杜牧寫關于六朝時江南景色的《江南春絕句》:“千里鶯啼綠映紅”。●韓文杜句:杜牧有一首詩《讀韓杜集》,表明他對于當時的文學名家韓愈、杜甫的仰慕。●樊川集:杜牧的詩集名。●明月句:化用杜牧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
風蕭蕭,雨蕭蕭,滴盡殘花打綠蕉,孤燈簾影飄。
故人遙,玉人遙,望斷揚州廿四橋,教吹何處簫。
[詞名] 長相思·秋懷
[作者] 張惠康,當代臺灣省詩人。詞作于1973年11月。
[注釋] ●風蕭蕭四句:化用宋代蔣婕《一剪梅·舟過吳江》詞中“樓上簾招”,“風又飄飄,雨又蕭蕭”,“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等語。●故人四句: 化用杜牧 《寄揚州韓綽判官》詩。
平山秀,大明新,巧遇瓊花盛。個園珍,五亭親,西湖不瘦水粼粼,塔映清波影。
[詞名] 乾荷葉·游大明寺及瘦西湖
[作者] 李廣,今人。
[注釋] ●平山二句:揚州平山堂、大明寺,于1980年鑒真大師像回國巡展前夕,修葺一新。●巧遇句: 作者來揚州觀光時,適遇瓊花吐艷。●個園珍:揚州著名的清代園林,園以竹山聞名,亭臺山水,有古山水畫南北兩派的意味。
煙花如海艷揚州,春風十里朱樓。市街車馬憑繁稠,笑蕩歌浮。
物聚遐方珍異,人屯中外風流。此間應勝畫中游,簫管悠悠。
[詞名] 畫堂春·詠揚州
[作者] 錢世明,今人。
[注釋] ●煙花句:泛指明媚春光。語本李白詩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句: 唐時揚州有“九里樓臺”、“十里長街”、“繁華富甲天下”之稱;杜牧有“春風十里揚州路”之句。●遐方珍異:遠方的奇珍異寶和物產。●中外風流:指揚州歷史上許多中外名人,如唐杜牧、鑒真和尚、宋歐陽修、明史可清、清揚州八怪,以及施耐庵、曹雪芹、吳敬梓等;外國名人有馬可·波羅、尼泊爾高僧佛陀跋陀羅、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16世孫普哈丁,均曾在揚州居住過,進行文學、政治、宗教活動。
上一篇:關于描寫《四川省·成都》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河北省·承德外八廟》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