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萇楚
作者: 夏傳才 【本書體例】
【原文】:
隰有萇楚(1),猗儺其枝(2)。夭之沃沃(3),樂子之無知(4)。
隰有萇楚,猗儺其華(5)。天之沃沃,樂子之無家。
隰有萇楚,猗儺其實(6)。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7)。
【鑒賞】:
《隰有萇楚》是《檜風(fēng)》第三篇,是一首離亂之世抒發(fā)愁苦的悲歌。朱熹《詩集傳》解釋題旨說:“政繁賦重,人不堪其苦,嘆其不如草木之無知而無憂也。”《詩經(jīng)原始》則結(jié)合檜國滅亡的歷史背景來理解:“此必檜破民逃,自公族子姓以及小民之有家室者,莫不扶老攜幼,挈妻抱子,相與號哭路歧,故有家不如無家之好,有知不如無知之安也;而公族子姓之為室家累者則尤甚。“詩的作者就是在離亂中飽嘗艱難愁苦的逃難者,他看到路旁洼地里婀娜多姿、欣欣向榮的羊桃樹,觸景傷懷,唱出這首意蘊深沉的悲歌。檜國是東周初期公元前769年被鄭國攻滅的,這首詩大約寫在這個時候。
全詩三章,每章都是觸景生情,直抒感慨。第一章的大意是:洼地的羊桃,枝條婀娜而嬌嬈,多么鮮艷多么茂盛,我真羨慕你無知無覺,沒有人間的煩惱。以下兩章是重章疊唱,每章只更換兩個字:將“枝”換為“華”(花朵)、“實”(果實);將“知”換為“家”、“室”。由“枝”到“華”、到“實”,顯示了時間的推進,在艱難的逃亡途中奔波已久;由“知”到“家室”,是感情的推進,表明了內(nèi)心的煩憂又加上家室拖累之苦。詩人反復(fù)詠嘆人不如羊桃,由羨慕羊桃無知覺,到羨慕羊桃無家室,三個“樂”字,襯托出詩人現(xiàn)實境遇的悲慘。郭沫若認(rèn)為此詩的作者是沒落貴族,“表現(xiàn)了極端的厭世思想”(《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這倒不一定。我們理解為離亂者的悲歌就可以了。
龔橙《詩本誼》解釋此詩是寫“男女之思”,現(xiàn)代學(xué)者也有同意的,如高亨《詩經(jīng)今注》說“是女子對男子表示愛情的短歌”。這種解法,也可存其一說。
上一篇:《陟岵》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隰桑》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