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翎隊》原文與翻譯、賞析
蔡其矯
有人從冀中來,告訴我白洋淀的人民,是怎樣用打雁的武器打敵人。現在他們已經組織起來了,以雁翎為記。
白洋淀,我所夢想的地方,
像十一月的天空,美麗而安詳。
在那平靜的水面,走著無數的小船,
前面威武的船頭上,架著打雁的抬槍。
呵! 有多少肥美的雁群呀!
密集的雁群,騷擾的雁群,親愛的雁群,
從湖面飛起,像一張羅網牽過湖面。
這時槍響了,在硝煙里有黑點猝然降落,
于是平底船快快移行,船頭激起白的浪花,
那蕭瑟的蘆葉滴著雁的鮮血。
而今日,人們不再用火藥對付雁群了,
因為災難和戰爭侵入白洋淀,白洋淀起來反抗。
呵! 那觸目的汽船,驕傲地在水上行駛,
那蠢笨的日本人,張著眼在葦叢里尋找什么呀!
呵! 青年們! 快把船劃出港汊!
我們生在白洋淀,白洋淀不能受侵略,
在故鄉的水面上和敵人決一死戰吧!
呵! 勇敢的伙伴! 快把抬槍扶準,
讓波浪作為敵人永久的墳墓,讓我們勝利歸來,
迎接我們的將是光明的村莊和歡呼的白洋淀!
【賞析】 這首詩可從“那蕭瑟的蘆葉滴著雁的鮮血”一句劃分為前后兩個部分。詩人在寫作這首詩的時候,并未親自到過白洋淀,詩人僅從友人的言談里,了解到一些白洋淀的風土人情。然而,詩的前半部分卻寫得神奇瑰麗,通過詩人的想象,把白洋淀的景色描繪得“美麗而安詳”,展現出一幅令人陶醉的詩美世界。
前四小節,每一節都呈現出一個固定的意象,它們既是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一方世界,同時也是詩人在神奇幻想中勾畫的產物。如第一小節這樣寫道:“白洋淀,我所夢想的地方,像十一月的天空,美麗而安詳。”幾句詩給人造成的感覺既可見,又仿佛飄蕩在夢幻之中。可以說,詩人把我們帶入了真正的詩的感覺之內。緊接著,是無數威武的小船,架著獵雁的抬槍從平靜的水面駛出。詩人讓讀者漸漸適應了詩的意境之后,便把自己幻想中的鏡頭迅速搖向小船出沒的白洋淀深處,繼續讓讀者體驗那靜謐中白洋淀人的美好生活。
第三小節所描寫的雁群意象,刻畫出白洋淀這片富饒澤國生活的甜美,雁群在人們心中激起的是對幸福的熱望,白洋淀的人民因此才更熱愛自己的家鄉。“這時槍響了,在硝煙里有黑點猝然降落”,這句詩有雙重的含義:突然的槍聲,使我們感覺到獵雁人的勇武;同時,也預示出平靜的生活被戰亂所打破的征兆。這一小節的過渡十分完美,我們只能從詩人描寫的意象中察出詩轉折的端倪。同時,這些過渡意象的安排從容不迫,極為自然。從“硝煙里有黑點猝然降落”和“蕭瑟的蘆葉滴著雁的鮮血”這兩句詩里,戰爭的氣息逐漸變得濃郁起來。
詩的后半部分將前邊精心構造的優美意境完全打破,構筑田園詩的情趣讓位給了時代的救亡意識。從詩的發展順序來看,前半部分又是對后來政治鼓動式的吶喊所做的一層感情上的鋪墊。這部分的第六小節,采用細節描寫的方式,形象地點出了侵略者的驕橫與貪婪:“呵! 那觸目的汽船,驕傲地在水上行駛,那蠢笨的日本人,張著眼在葦叢中尋找什么呀!”在品味過白洋淀的優美與富饒之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對這些強盜的無恥行徑產生出萬丈怒火。詩人熱切地向雁翎隊的勇士召喚:“快把抬槍扶準”,“讓波浪做為敵人永久的墳墓”,他以必勝的信念激勵英勇戰斗的健兒,并為雁翎隊的勇士們熱情歌唱。
從藝術角度來說,詩的前半部分更為出色。作者運用巧妙的構思,描寫出恬淡優美的意境,意象中蘊含著深刻的感情,顯示出詩人較高的駕馭語言的能力。
上一篇:《陌上桑》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雨巷》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