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畔危岑聳佛青,客歸僧定掩云扃。
洞猿率窣循墻過,幾上偷翻貝葉經。
靈鷲寺在杭州,一名靈隱寺,乃我國禪宗十剎之一。此詩寫游寺所見,雖僅寥寥四句,卻生動地描繪了寺景之幽美,而佛家之理即融于寫景之中,讀來趣味盎然。
首句寫寺之環境: 寺旁危峰突起,聳現出一抹青色。靈鷲峰一名飛來峰,據《淳祐臨安志》記載,東晉咸和年間,印度僧人慧理見到此峰,驚嘆曰:“此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詩中既曰“危岑”,又曰“聳佛青” ( “佛青”即 “佛頭青”,唐宋詩人常用之形容青翠的山色),即暗示著這座陡峭的奇峰原為佛國所有,也即暗含上述傳說在內,然而字面上卻純為寫景,僅“佛青”二字微逗其意,可稱妙筆。
第二句寫寺之幽靜: 游客歸去,僧人入定,寺門已經關閉?!霸旗纭敝杆麻T,但“云”字也可理解為實寫,即暮靄繚繞在寺門四周,這更使寺廟增添了幾分虛無縹緲的色彩。
如果說上兩句所寫之景還是比較常見的話,下兩句就可稱驚人之筆了: 山洞里的猿窣窣作聲地爬過寺墻,到幾上偷偷地翻看佛經!一般說來,猿猴入室無非為了覓食,而此猿卻入室翻經,這個異常的景象會使讀者產生何種聯想呢?首先,佛家認為萬物皆有佛性,《大乘玄論》卷三云:“不但眾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痹澈锶胧曳?,正是眾生皆有佛性的生動證明。其次,傳說當年慧理為了證實靈鷲峰自天竺飛來,曾呼出一只久住峰上的老猿。既然此猿亦來自佛國,它當然更是具有佛性的生靈。所以,這兩句詩既闡揚了一般的佛理,又緊扣了靈鷲寺的特定背景,含有多層次的意義。然而此詩的妙處還在于,詩人并沒有明確說出上述含義,他只是描寫了猿猴翻經的有趣景象。他好像一位善于啟發人們的禪門宗師,展示了圖像之后就不再發一語,把一切深層的意蘊都留給讀者自己去領悟,讓讀者自己去深入那充滿活潑生機的境界!
上一篇:禪詩《游洞嶺寺》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湖心寺夜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