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原文與翻譯、賞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 蓑笠(suo li梭立)翁: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的漁翁。
【賞析】 這首詩大約是作者被貶永州時所作。全詩運用白描手法,敘寫雪天江上的景色和漁翁獨自垂釣的情形,凝斂峻峭,簡淡雋永,富有詩情畫意,宛如一幅雪天寒江獨釣圖,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詩的第一、二句,從宏觀角度寫背景,寫群山原野?!扒健?、“萬徑”是一種想象、夸張,都極言范圍之廣,境界之闊。千座山,萬條路的景象是摸不著的,在有限空間所構(gòu)成的畫面上也是無法看到的,但人們通過詩歌語言,運用聯(lián)想,卻可以感覺到它的廣闊無垠。“鳥飛絕”,是說連一只鳥都沒有了;“人蹤滅”,是說連一點人的蹤跡也不見了。本來“絕”和“滅”就是一種極端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前面分別冠以“千山”和“萬徑”,就顯得更加突出,可說把環(huán)境的幽冷沉寂充分渲染出來了。這兩句詩里還沒有寫到雪,但那“鳥飛絕”,“人蹤滅”的冷寂境界,顯然就是由那鋪天蓋地的大雪、嚴寒無比的天氣所造成的。可謂不著一個“雪”字,卻先顯現(xiàn)了雪天的威力及其導致的后果??傊?,這兩句從總體上進行描寫,設置了凄寒荒寂的氛圍,為下面兩句詩預作鋪墊。
詩的三、四句從微觀角度寫主要對象,寫人物。如果說前兩句包含著想象、夸張的成分,那么這兩句就完全是寫實,是具體而細致地描繪江鄉(xiāng)雪景: 在漫天雪飄的寒江中,一葉孤舟上坐著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在那里獨自垂釣?!八蝮椅獭笔潜驹姷闹行?,他在浩瀚無邊的背景下,在畫面上雖然顯得很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地位,可說整首詩就是為了突現(xiàn)這個人物,為了傳寫出這個人物的精神世界。在 “千山”、“萬徑”的襯托之下,一個 “孤” 字,又一個 “獨” 字,寫盡了人物的孤獨、寂寞。詩尾 “寒江雪”三字,則不僅扣題,而且也是詩的點睛之筆。字面上是說寒江上的雪,實際這雪在詩里籠蓋一切: “千山”、“萬徑”上是雪,“孤舟”、“蓑笠”上也是雪,紛紛揚揚的大雪構(gòu)成了一個潔白的銀雪世界。就是在這個雪的世界里,在“鳥飛絕”、“人蹤滅”,幾乎看不到任何生命的環(huán)境中,這個漁翁卻不畏嚴寒,不懼風雪,凜然不可侵犯似地端坐垂釣??梢娔莻€“獨釣”的“獨”字,不僅包含有“孤獨”感,表現(xiàn)了漁翁的孤寂冷清;而且具有“獨特”意,顯示了他不同凡響的孤傲品性和堅韌意志。這個形象,正是詩人柳宗元的自我寫照。
柳宗元有治國之才,懷濟世之想,但由于參加永貞革新失敗,被遠貶荒州,從此有才不能施展,有志不得實現(xiàn),常存孤危之感。但另一方面,他又一再聲稱:“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nèi)”(《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道茍直,雖死不可回也”(《與韓愈論史官書》),表示要堅持自己進步的政治理想。作者在詩中“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身上,就寄托了自己這種孤獨苦悶而又決不屈服的思想感情。
詩中的對比手段用得很成功。從宏觀角度大處落墨,運用想象夸張手法描寫背景和從微觀角度小處著筆,運用具體寫實手法描摹人物適成鮮明對照,背景越寫得廣闊寒寂,越映襯出人物的孤獨冷清和特立獨行,詩篇的題旨也越發(fā)顯得突出。該詩的構(gòu)局也極精巧。詩中具有高度概括力的二十個字,包含有二十種意思,寫出了廣和狹,大和小兩類事物,作者對此像繪畫中的“經(jīng)營位置”一樣,加以巧妙的組織安排,布置搭配,構(gòu)成完整的江雪垂釣圖景,顯得非常和諧精美,鮮明生動。此外,全詩四句都是景語,沒有一句情語,可是通過雪天獨釣的漁翁形象,卻把詩人孤獨不屈的精神曲曲傳出。蘇軾評柳宗元的詩說: “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后》) 這詩就寫得簡淡清爽而又凝重淳厚,在峻潔的文字中,充滿著一種 “味外味”。
上一篇:《江城子》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洗衣歌》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