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傳奇編·吳偉業(yè)·秣陵春(第十四出·鏡影)
南唐臨淮將軍黃濟(jì)與大學(xué)士徐鉉為近鄰。至宋初,黃濟(jì)猶在人世,徐鉉已故。徐鉉有子名適,有奇才。黃濟(jì)有女名展娘,美而慧。黃妹保儀殉李后主,君賜之遺物宜官寶鏡,并鐘 (繇) 王 (羲之) 墨跡盡歸展娘。徐適有御賜于闐玉杯。因鐘、王墨跡后有適父題跋,適遂以于闐杯易法帖。后宜官寶鏡被盜,也輾轉(zhuǎn)到徐適之手。徐適、黃展娘各自思念自己原有的玉杯和寶鏡,形神夢想,與之俱移,以致黃展娘見玉杯中有徐適之形,徐適則見鏡中出現(xiàn)黃展娘之影。李后主與展娘之姑保儀的亡靈早有心使徐適、展娘相配,于是導(dǎo)展娘之魂與徐適成婚,并賜給寶物燒槽琵琶。展娘靈魂被驚散,重回秣陵,形神復(fù)合。宋帝面試徐適,特賜狀元。徐適辭功名和官職,追尋展娘,終成眷屬,夫婦同祠李皇廟。
(生上)
【仙呂引】 【鵲橋仙】 單衣試酒,客心瀟灑,浪子隨何、陸賈。天臺何處賺胡麻,一笑風(fēng)流調(diào)法。
小生自到洛陽,旅困無聊,閑步清明陌上,見那素素紅紅,少不得尋尋覓覓。客里風(fēng)光,酒徒蕭索,歸來納悶,惹得春愁。只有晉唐法帖,是我時(shí)常愛玩的,被獨(dú)孤華仲借去上卷,恐怕他又來借看,匣藏下卷,不便臨摹。寓中無可消遣,有李王廟前買得鏡子在此。那賣鏡老嫗說:“相公是有緣的。”我孤身落寞,所遭不偶,難道鏡子上倒有什么緣法起來? 〔取鏡在手介〕 你看,碧玉玲瓏匣,黃金宛轉(zhuǎn)繩,不消說,是宮禁中流傳出來的。為甚拂拂有些香氣? 多應(yīng)是女娘愛玩,留些粉澤脂香。徐次樂孤身,得此好不僥幸也。(驚介) 呀,鏡里絕好一個女子! 難道我眼花不成?
【南呂過曲】 〔太師引〕猛嗟呀,這是誰撇下?艷非常生香俊娃,看淡掃蛾眉如畫,冷惺忪月在梨花,盡舉措衣裳閑雅,出落的春風(fēng)無價(jià)。朱扉亞,鶯聲絳紗,亂分春色到儂家。
這個面龐我眼里似曾見來。(想介) 記得前日在郊外呵,
【瑣窗寒】 垂陽巷陌藏鴉, 趁鞭梢白鼻騧。 美婦人便撞著了幾個, 那里有這樣標(biāo)致的?雙鬟佇立粉垣人家,倡條冶葉,鈿車羅帕,誰曾見個人嬌姹?
你看這般豐神舉止,不要說花街柳巷沒有,就是尋常閨秀,急切里尋不出這個人來,多應(yīng)生長好官衙,為甚來此行踏? 小姐,你既是官宦人家,住的是深宅大院,我徐次樂正眼也不敢瞧一瞧兒,如今在鏡子里憑俺飽看,畢竟是天緣注定的了。
【黃鐘過曲】 〔三段子〕你妙年未嫁, 逗香閨瞇徯認(rèn)咱。 俺倦客看花,遇天仙疏狂自夸。虧你三寸金蓮,走將來難道不害怕?腳兒怎挪愁他嚇,為甚你又怕羞起來? 臉兒半掩知他詐,小姐還該下來,那鏡子里站著好不冷也,只怕凍徹香魂,須不當(dāng)耍。
咳,我又癡了。這影是假的,怎生認(rèn)真起來? 仔細(xì)一想,卻又算不得假。大凡人心所好,形神夢想,與之俱移。就如我換去的玉杯,止因平生愛玩,近來出神閑想,恍恍忽忽,如在杯里。那鏡子一定是這小姐心上極愛的,流落在我手中,他心頭牽掛,逗出個影兒,雖是假也要算是真的了。
【南呂過曲·東甌令】 真和假不爭差,稔色人兒手內(nèi)拿,嬌香細(xì)骨春堪把。我徐次樂是江南有名才子,做得過女婿的。小姐,你便把我抱一抱兒,說不得饒伊罷,羞云怯雨臉烘霞,管采牡丹芽。
呀,我便在此嬉笑,細(xì)看他面上,為何有些病容? 畢竟鏡子作怪,他失魄丟魂,在家里害些癥候,爹娘定然求神問 卜,埋怨著誰哩。
【三換頭】 芳年二八,有爹娘牽掛。嬌癡似醉,怕傷春病加。卻也休怪他,這其間也不合誤著他,春風(fēng)破瓜,瞧著個人兒也俏魂靈立化。碧水蒹葭,夢斷游絲顫落花。
咳,我孤身落魄在洛陽道上,那個人兒瞧我?
【仙呂過曲】 〔解三酲〕 俺本是彈琴司馬,怎及得寄鏡秦嘉? 蕓窗十年書生寡,辜負(fù)了洛陽花。也有人說一兩樁親事,幾回邂逅閑嗑牙,奈百歲姻緣一線差。如今好了,有了這位小娘子了,風(fēng)流話、非關(guān)浪酒,不費(fèi)閑茶。
說了一會,鏡里并無半句言語嗄。我曉得了,他是幽閑女子,還待央媒說合,才肯成婚。只是你一到家中,知道是甚樣門楣,爹娘便要拿班做勢,須是害死了小生也。
【南呂過曲】 〔三學(xué)士〕 燕子樓頭鎖麗華,等閑不近喧嘩,那時(shí)我要見你一面,有心擲眼梅香罵,便是你思量我,無事顰眉阿母查,何如乘此清風(fēng)朗月,今夜成其好事,悄地定婚花月下,美人夫妻一世夸。
呀,你看,眼兒活動,腳步兒有些挪移,象個要下來的了,我好喜也。
【節(jié)節(jié)高】 輕裾踏雁沙, 玉無瑕, 腰肢冉冉荼蘼架。 驚人詫, 絕代佳,良緣乍,背人不說些兒話,休教變了相思卦。假饒飛去海天涯,碧鸞有分須同跨。
只是旅館中人多眼雜,萬一小姐下來,不當(dāng)穩(wěn)便,不如早些別了華仲回去。就是四海空囊,拾著一個美人,也算不折本了。
【尾】待消停,風(fēng)聲大,明朝收拾早回家。準(zhǔn)備著碧柳橋邊一輛車。
蟬翼羅衣白玉人,長安才子看須頻。
欲知此地相思夢,半為當(dāng)時(shí)賦洛神。
單衣試酒: 謂暮春時(shí)節(jié)穿單衣嘗新酒。用周邦彥詞 《六丑》首句云:“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 隨何、陸賈: 均為漢初人。隨何善于言辭,曾為劉邦說淮南王黥布叛楚歸漢。陸賈以客從劉邦建漢朝,有辯才。“天臺”句:《幽明錄》載: 東漢劉晨、阮肇到天臺山采藥迷路,遇到兩個仙女,邀他倆至家,以胡麻飯等款待,留半年而返人間,其子孫己逾七代。尋尋覓覓: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本指尋覓精神寄托,這里是雙關(guān)語,同時(shí)還指尋覓可心人。晉唐法貼: 劇中指晉、唐書法家書寫的小楷字貼。淡掃蛾眉: 淡淡地畫眉。“冷惺松”句: 惺松,剛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月,這里比喻美人面龐。朱扉: 紅漆大門。亞: 掩。絳紗: 紅色帳惟。 藏鴉: 比喻枝葉蔭蔽。 騧(gua括): 古代指黑嘴的黃馬。 倡條冶葉: 柔嫩美艷的枝葉。歐陽修《玉樓春》詞之二十五:“倡條冶葉恣留連,飄蕩輕于花上絮。”后來詩文中常以指妓女。花街柳巷: 妓院集中的街巷。行踏:走動。 瞇徯 (qi七)雙目微合細(xì)看。 稔色:容貌艷美。 “說不得”三句:為猥褻語。蒹葭 (jian jia兼加):《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荻,菼;葭,蘆,葦。“夢斷”句:謂落花驚破了好夢。彈琴司馬: 漢文學(xué)家司馬相如善彈琴,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樂。相如以琴心挑之,卓文君夜奔相如。寄鏡秦嘉: 東漢秦嘉,與妻子別后,曾寄寶釵,明鏡給妻子。《玉臺新詠》有秦嘉贈婦詩三首,其三曰:“寶釵可耀首,明鏡可鑒形。”蕓窗: 書齋。蕓香能辟蠹,書室常備,故名。洛陽花: 即牡丹花。唐宋時(shí),洛陽牡丹最盛,因稱牡丹為洛陽花。“非關(guān)浪酒”二句: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燕子樓”句: 燕子樓,樓名,在今江蘇徐州市。唐貞元中,張尚書鎮(zhèn)徐州,筑樓以居家妓關(guān)盼盼。張死后,盼盼不嫁,居此樓十余年。見白居易《燕子樓詩三首序》。麗華:即張麗華,南朝陳后主妃,以美色見寵。又,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本句系揉合以上三典故而成,意謂美人被關(guān)在高樓深院。“碧鸞有分”句:《列仙傳·蕭史》載:秦穆公時(shí)人,蕭史善吹簫,穆公女兒弄玉愛上蕭史,并嫁給了她。蕭史教弄玉吹蕭,引來鳳凰,后來雙雙跨鳳飛去。后常用來比況男女婚配。“準(zhǔn)備著”句: 此句為字謎。碧柳橋邊,取“喬”字; 一輛車,取“車”字: 合為“轎”字。此句謂,準(zhǔn)備花轎抬新娘。洛神: 洛水女神,即宓妃,相傳為伏羲女,溺死洛水,遂為洛水之神。曹植曾作《洛神賦》。
《秣陵春》,又名《雙影記》,寫北宋初年徐適和黃展娘的愛情故事。徐適本為北宋末徐徽言從孫,在抗金斗爭中殉國。劇中,作者把他寫成南唐徐弦之子,通過對南唐亡國的憑吊,寄托對明朝滅亡的哀思。據(jù)《花朝生筆記》載,夏完淳作《大哀賦》而敘南京之亡,吳梅村見之,大哭三日,此《秣陵春》傳奇之所由作也。可見,《秣陵春》絕非一般寫才子佳人戀情的作品,而是隱含著深沉的亡國之痛。這在最后一出 《仙祠》中表露最為明顯,〔集賢賓〕 中有這樣的唱詞:“如今呵,新朝改換了舊朝,把御牌額盡除年號,只留得江聲圍古寺,塔影掛寒潮。”這顯然是借古人酒杯,澆自己心中塊壘。
不過,悲涼慷慨的感嘆,在《秣陵春》中并不多見。該劇更顯著的特征,是其怪誕的構(gòu)思。全劇的大關(guān)目,在于徐適和黃展娘因?yàn)楣硎股癫罱粨Q了各自的寶物玉杯和寶鏡,又各自在玉杯和寶鏡中看見了對方的身影,從而導(dǎo)致兩人的結(jié)合。這樣的情節(jié),是違反生活邏輯的,是根本不可能發(fā)生的。這實(shí)際上是一種消極浪漫主義的構(gòu)思。這種怪誕的構(gòu)思,在清初劇作中極多。這是當(dāng)時(shí)知識分子心態(tài)失常的反映。就拿吳偉業(yè)來說吧,他懷念前朝,不滿新朝,可是,又沒有勇氣,也沒有力量出來反抗,只好閉門苦思,在虛空中尋找自己的同調(diào),在心造的幻影中安慰自己苦澀的靈魂。這是產(chǎn)生本劇怪誕構(gòu)思的根本原因。《新傳奇品》稱贊本劇“女將征西,容嬌氣壯”,未免言過其實(shí)。
《鏡影》是 《秣陵春》的第十四出,寫主人公徐適在鏡中看到黃展娘美麗的身影后一系列的思想活動。表面看起來,不外是對美人風(fēng)致的夢幻、欣賞和追求。但是,透過這種追求,我們不難體會到一位孤身落寞、窮愁潦倒的知識分子的滿腔愁悶。
這出戲表現(xiàn)了典型的案頭劇作在藝術(shù)上的一些特點(diǎn)。首先,從始到終,場上只有徐適一人,沒有人物與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沒有故事情節(jié),完全是寫人物心理。它的層次,完全是由人物情緒的回環(huán)曲折構(gòu)成的。大體說來,人物的情緒,以曲文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經(jīng)歷了這樣一些轉(zhuǎn)折:【鵲橋仙】 抒寫了主人公的客愁、春愁,【太師引】描述了主人公見到鏡中美人的豐姿,【瑣窗寒】 由所見轉(zhuǎn)入對往事的回憶,【三段子】寫主人公對鏡中人的疼愛,【東甌令】 寫反常艷遇的得意,【三換頭】 又轉(zhuǎn)而對鏡中人憐憫起來,【解三酲】、【節(jié)節(jié)高】 由憐人變?yōu)樽詰z,【三學(xué)士】把這兩種憐愛紐結(jié)起來,抒發(fā)與鏡中人作夫妻的愿望。最后的尾聲收煞這出戲。時(shí)喜時(shí)悲,忽癡忽癲,是寫心劇抒情線索的一個特點(diǎn)。這種邏輯結(jié)構(gòu),能夠在單調(diào)的情節(jié)中掀起一層層感情的波濤。
主人公和鏡中人相互襯托,是這出戲構(gòu)思的又一特點(diǎn)。鏡中出現(xiàn)的美人,在舞臺上無法表演出來,只能通過主人公的感覺去表現(xiàn)。例如,【太師引】 一曲,就很有次第地描述了鏡中女子的容貌和儀態(tài)。“艷非常生香俊娃”是總說,接著就分別寫了她的眉眼、面龐、衣著、舉止。”出落的春風(fēng)無價(jià)”,又總括一句。“朱扉嚴(yán),鶯聲絳紗”,則進(jìn)而寫出了她動聽的聲音。她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女子: 身上香氣馥郁,光彩動人。象滿月一樣豐滿、晶瑩、潔白的臉龐上,閃爍著一對似睡似醒的俊眼,風(fēng)度翩翩,舉指閑雅。紅漆大門掩上了,可是,她那象黃鶯一樣動聽的嗓音仍在讓主人公消魂失魄。這一段人物描寫,通過主人公的嗅覺、視覺、聽覺予以表現(xiàn),真可謂有聲有色,繪形繪影,甚至還飄來一股撲鼻的香氣哩。正因?yàn)殓R中人的風(fēng)貌是由場上人徐適的眼中看出,口中說出的,因而,她的形象就染上了場上人的感情色彩,從而也反過來展示了場上人的主觀世界。場上人的悲喜愁怨,都融匯在他看鏡中人的目光中了。有時(shí)候,場上人禁不住向鏡中人傾訴衷腸,如 【解三酲】; 有時(shí)候,場上人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測鏡中人,如 【三學(xué)士】; 有時(shí)候,場上人和鏡中人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如 【三段子】。這樣寫,虛實(shí)相生,交相輝映,讀起來確實(shí)耐人回味。
用典也是案頭劇的一個特點(diǎn)。典故,特別是僻典,會增加讀者、觀眾理解的困難。但是,每個典故往往都有豐富的意蘊(yùn)。對于熟悉典故的人來說,只要一提,便可以喚起豐富的聯(lián)想,復(fù)雜的體驗(yàn)。案頭劇的創(chuàng)作,大多不是為了演出,往往不過是作者要發(fā)泄個人心頭的郁結(jié),或者是要表現(xiàn)自己的才華,最多也不過是要供氣味相投的文人雅士們品味,因而每每愛用典故。這一出用典就很多,也用得比較成功。本出一開始的 【鵲橋仙】,抒發(fā)主人公的愁緒,就一連用了三個典故: 歷史人物隨何、陸賈,周邦彥的詩句,劉晨、阮肇天臺遇仙的故事。主人公自比為隨何、陸賈那樣的才華橫溢的人物,但此時(shí)卻漂泊洛陽,窮困潦倒,周邦彥的傷春詞《六丑》首句說:“正單衣試酒,悵客里光陰虛擲”。這個成句借用來抒發(fā)徐適此時(shí)的愁悶情緒,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因?yàn)橥瑯邮窃谀捍海瑯邮窃诳陀危撼睢⒖统睿峭瑧岩磺怀钤埂G迕髦螅浠魉喝ヒ玻魅斯?dú)自穿著單衣,喝著悶酒,其滋味不難體會。以上二典是正用。“天臺何處賺胡麻”,則是反用典故。劉晨、阮肇當(dāng)年有幸在天臺山遇仙,得仙女款待留連。可是,主人公卻沒有那樣的艷福,至今還是孑身一人,孤寂的靈魂無處寄托。這一段唱詞,寫出了主人公見到鏡中美人身影的背景、氛圍,用典收到了言簡意賅的效果。用典,在文人當(dāng)中常常被看作富有才華和學(xué)識的表現(xiàn),因而,往往追求用得多,用得巧,甚至用得冷僻。例如,“燕子樓頭鎖麗華”,把三個典故這樣自如和諧地揉合在一起,表現(xiàn)出豐富、復(fù)雜的意思,的確需要功力。但是,作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作者不在人物、情節(jié)、情感等方面下功夫,而在這方面使力氣,其效果是不會太好的。案頭劇之所以影響不大,語言的典雅艱深,是一個重要原因。
上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