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題小照》原文與翻譯、賞析
蔣光慈
是我,
非我;
非我,
是我;
且把這一副
不像他,
不像你的形容,
當做真我。
廿一年來,
哭也哭了許多,
笑也笑了許多,
對花月流熱淚,
登高山放悲歌,
浪漫的心情糾纏著
浪漫的生活,
昏沉沉地浪漫過。
盡管消瘦,
盡管折磨,
到如今這一副形容
終久不是他,
不是你,
還是我。
赤城中——
聽慣了風雨聲;
紅旗下——
常作了自由行;
行,行,行……
西來一游,
探得著許多資料,
充滿了詩人的心境。
往日的悲哀,
今變成了榮幸;
濛濛的黃昏,
已放了光明。
西望西歐——
大西洋的波浪奔騰;
東觀東亞——
太平洋的紅日東升。
啊! 我登著烏拉高峰,
狂歌革命!
啊! 跑入那茫茫的群眾里!
詛咒那貪暴的、作惡的,
歌詠那痛苦的勞動兄弟;
世界的將來屬于
那可憐的饑民,卑賤的奴隸,
人類的光榮,除了他們,
還有誰個能夠創造呢?
倘若我的淚不盡量地為他們流,
倘若我的詩不盡量地為他們歌,
這是我的不幸——
詩人的羞恥!
那么,這個真我,
又有誰個認識呢?
只合拋入千丈深淵,
萬山窟里!
從那群眾的波濤中,
才能涌現出來一個真我。
飛躍啊!
鼓蕩啊!
追隨那滾滾茫茫,
細聽那奔騰音樂;
這心弦的滴滴嬌彈——
軟響芳聲
同那萬丈波濤——轟——隆——相和。
啊! 這是人生之曲,
宇宙之歌!
前進罷! ——紅光遍地,
后顧啊! 絕壁重重。
革命的詩人,
人類的歌童,
我啊!
我啊!
拋去過去的骸骨,
愛戀將來的美容。
【賞析】 蔣光慈早年留學蘇聯時,他的人生理想和創作追求發生了巨大轉變,寫下了新詩集《新夢》,《自題小照》一詩便是其中的一首。
在《新夢》序言中,蔣光慈寫過這樣的一句話:“‘詩人’這個名詞本身上原沒有什么好壞之可言。我以為詩人之偉大與否,以其如何表現人生及對于人類的同情心之如何而定。”實際上,從他的文學創作里可以看出,蔣光慈把自己的政治理想看得比詩本身的藝術價值要高。“詩言志”,蔣光慈詩中所言的志是與其政治理想緊密相連的。而且,他為自己政治理想所傾注的感情又十分真摯,這便使他的詩歌具有了感人的東西。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留學蘇聯后在人生觀方面發生的重大變化。伴隨人生觀的轉折,詩人將自己的藝術生命也完全獻給了無產階級革命。詩中流露出詩人投身革命后的自豪和喜悅,真切的情感洋溢于詩行之間。
詩的第一小節,詩人用連續的“是我,非我”發問,在審視自己的容顏時,心中充滿疑惑。詩人驚異地發現,自己的面貌變得連自己也無法辨認。那么,詩人為何變得如此模樣呢?此詩的開頭在此設下了一個引領下文的懸念。
接下去,詩人回首往昔時光,自己一直在尋找一個自己的人生理想世界。求而不得的痛苦始終折磨著詩人的心靈,因此,詩人才變得如此消瘦不堪,回答了上節的疑惑。詩人寫道:“浪漫的心情糾纏著,浪漫的生活,昏沉沉地浪漫過。”這種浪漫并非通常意義上所說的花前月下,兩情依依的景象,否則就沒法解釋“登高山放悲歌”這句詩的意義。詩人在留蘇之前,無從見到他理想中的世界,也無法說清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因而,空懷壯志,在自己的心中平添了無數的哀愁與悲憤。一到革命后的蘇聯,詩人立刻驚喜地發現了他多年求索的理想。那曾給他帶來無數悲哀的求索,今天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幸福,他要為自己的理想縱聲狂歌,更要為實現這一理想的勞動人民歌唱。在這里,他已經為自己的藝術使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詛咒那貪暴的、作惡的,歌詠那痛苦的勞動兄弟”!
這首詩中還體現出詩人將自己融入革命激流的信念,并準備以此完成自己生命的最壯麗的詩篇,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向往與追求。整首詩在情感抒發方面直率而又熱烈,但缺乏較強的形象,這多少影響到這首詩的價值。但它畢竟是“五四”退潮之后,詩壇上重新出現的激越、高亢之作。
上一篇:《給波蘭母親》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致大海》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