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嵐謠(節(jié)選)》原文與翻譯、賞析
公木
炮聲震得廟墻裂,
炮聲震得山石翻,
炮聲震破三丈灣。
狗藏入洞,
雞飛上山,
野鴉驚鳴散滿天。
男男女女齊逃難。
白發(fā)蒼蒼婁德明,
心里好像火油煎。
獨坐茅屋門半掩,
夕陽殘照顫東山。
把一天愁悶裝進煙斗里,
把一天愁悶化成一縷煙。
一縷煙,
飄不散,
迷迷忽忽繚繞在眼前。
六十歲的老人啊,
六十年來飽經憂患。
看慣滄海變桑田。
可是這樣的年月,
卻是從來未曾見!
兒子參加了游擊隊,
兒媳相隨上了山。
傷心老妻死得早,
單身孤棲二十年。
單身孤棲難自主,
要走要留左右難。
要走吧? ——
毛驢正臥病,
房子沒人看;
窯里有山芋,
缸中有莜面。
要留吧? ——
越響越近,
炮聲震破三丈灣,
震得心驚膽又顫。
——要走要留左右難!
一袋煙,
一袋煙,
又是一袋煙。
一點流星忽一閃,
一個急智闖進腦門關。
——年時治田鼠,
這藥很靈驗……
打開箱子蓋,
摸出一包砒霜面,
碾得細又爛:
撤進清水甕,
撒進燒酒瓶;
撒進莜面缸,
撤進酸醋壇。
——嘿,叫你鬼子要來三丈灣!
——嘿,叫你鬼子要來三丈灣!
……
做一頓飯,
后鍋燒水,
前鍋蒸莜面。
掬出滾水,
又炒了一鍋山芋片。
拌好調和,
一件不缺——
壇里有醋,
罐里有鹽,
小甕里撈出一盤腌甜蒜。
燒酒滾得燙燙的,
倒上來兩大碗。
菜油燈,
燈火尖。
燈頭跳,
燈芯顫。
——嘿,叫你鬼子要來三丈灣!
——嘿,叫你鬼子要來三丈灣!
鬼子端起碗,
還沒送到口,
又放在油燈前。
狡猾的笑著去叫小關五,
咕咕噥噥講了一大串。
小關五這狗雜種,
這猴兒崽子王八蛋!
什么年月學會的鬼子話,
你看他那副奴才嘴臉,
點頭哈腰,
下四低三!
可是轉過身來,
又是多么威嚴!
“嘿! 婁老頭,過來!
你先喝一口!”
小關五這狗雜種,
這猴兒崽子王八蛋!
耀武揚威,
賊眉鼠眼,
瞧那一股牛神氣,
裝他媽的那一路洋蒜!
“喂! 老頭,來!
你的先吃!”那鬼子官大胡子,
也拍著老婁的肩,
撅嘴鼓腮,
齜牙瞪眼。
一會兒又點點頭,
一半兒狠毒一半兒奸。
老婁聽見這些話,
像脫手的水桶掉進井,
像斷線的風箏飛上天,
眼前的燈光變得暗又小,
眼前的燈光變得像
一層云,
一片霧,
一陣煙。
地在轉,
天在旋,
老婁的兩腿在發(fā)酸。
迷糊中,
想起毛驢正害病;迷糊中,
想起兒子在高山……
——他如今是個游擊隊員。
——他如今是個游擊隊員!
啊,老婁又抖擻精神,
握緊雙拳;
雄赳赳抬起頭來,
硬朗朗挺直腰板;
青春回到四肢,
仇恨漲滿心間。
微微的笑影,
浮上褶皺的老臉;
那花白的胡子,
也笑得顫閃顫閃……
“你先喝一口!”
小關五指著酒碗;
“你的先吃!”
鬼子官的白眼翻又翻。
老婁把碗端,
邊笑邊答言:
“太君們!
酒是十成。”
他先喝了一大口,
又夾了一筷山芋片;
然后再盛滿一碗蒸莜面。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鬼子在笑了,
小關五在笑了,
燈花在笑了,
老婁也在笑了!
直笑得老淚縱橫,
跳到了鼻子尖!
他想啊把那岢嵐山,
再多看兩眼;
他想啊把那茅草屋,
再多看兩眼。
那藍藍的天,
那閃閃的星,
他想啊再看一看;
那低低的草棚,
那黑黑的毛驢,
他想啊再看一看!
他走到院里,
像夢游,
飄飄然。
耳熱臉燒,
口燥舌干,
目暈頭眩,
腿顫腳軟。
草棚搖搖如倒塌,
金星紛紛似飄散。
伸手摸摸石槽里,
側身倒臥毛驢邊。
窗里群魔狂聲叫,
窗上魔影亂一團。
老婁咬緊牙,
揮向一空拳。
重重黑影立面前,
重重黑影是高山。
那高山上啊,
密密槍聲成一片。
戰(zhàn)馬在長嘶,
群山在抖顫。
四圍槍聲如驟雨,
四圍槍聲逼近前。
鬼子兵群龍失了首,
驚惶不見指揮官。
有的棉鞋做帽戴,
有的褲子當襖穿,
東西四散逃活命,
抱頭鼠竄一溜煙。
天上群星擠眼笑,
游擊隊打回了三丈灣。
夜色濃,
星滿天;
戰(zhàn)火緊,
鬧聲喧。
戰(zhàn)斗,追擊!
戰(zhàn)斗,追擊!
機關槍吐出長長的綠舌,
正好像長長的燃燒的綠線。
披披,拍拍!
披披,拍拍!
長空里響著清脆的槍聲,
正好像在歌唱勝利的狂歡。
黎明從東方升起,
掠過了高高的岢嵐山;
黎明從山上走來,
落到了低低的三丈灣。
一夜狂風加暴雨,
滿天烏云全驅散。
忽然有一個消息,
帶著詫驚,
帶著興奮,
帶著笑聲,
帶著氣喘,
像劈雷,
像閃電,
像山洪沖向平川,
在街里轟傳:
“有八個鬼子,
死在婁志堅的家里邊!”
人像一窩蜂,
涌進來圍看——
紙窗透過微光,
微光照著這八張猙獰的臉,
奸猾的臉,
扭歪的臉,
苦痛的臉。
咦,有一個是小隊長!
雙膝跪在地,
屁股撅向天;
看他那大胡子,
沾滿污血擰成一團。
咦,還有小關五,
——他媽的!
丟人現(xiàn)眼,
狗腿子,
小漢奸!
嘩聲笑沸滾,
走來婁志堅。
背后跟著婁大嫂,
還是婁大嫂眼尖——
呃,那草棚底下,
不正是公公嗎?
仰天臥在驢身邊。
二人齊撲地,
抱頭扶住肩。
曉風吹,
白發(fā)飄飄;
口血凝,
紅痕斑斑。
顆顆熱淚滴上老人面,
顆顆熱淚滴出骨肉緣。
眾人密扎扎,
默默低頭站。
晨曦照,
早霞明,
朝陽上東天。
一片忠心如丹染,
一片忠心長留在人間!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悲劇情調的現(xiàn)實主義英雄詩屬。作者深情贊頌的婁德明,既不是位居上層的名將顯宦,也不是身處前線的殺敵勇士,而是那血淋淋現(xiàn)實中的一名普通老農。他的事跡毫無什么傳奇色彩,卻能于尋常中見奇崛,平凡里顯偉大。為此,作者精心安排了他的出場亮相。你聽,炮聲隆隆,震天撼地; 你看,鬼子即將進莊,村人紛紛逃離。在一片緊張慌亂的氣氛中,白發(fā)蒼蒼、孤身一人的婁老漢獨坐家門,內心倒海翻江。他像所有的老農一樣,丟不下生病的毛驢,舍不得積攢的家產。然而他又與那些一味眷戀家園、寧可老死家中的執(zhí)拗老人不同。他知道,如果沒有紅軍東渡黃河。他將永遠受到閻錫山的欺壓勒索; 也就難有現(xiàn)在的家產,他明白,兒子參加了游擊隊,國難當頭,自 己也應為抗日 殺敵出一份力。他把砒霜面撒進酒瓶和水甕里,當他準備去找游擊隊的時候,敵人已經進村了 ,老農沒有來得及脫身。既然無法逃走,適逢漢奸在場,老漢略一驚慌后便做好最壞的打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鬼子此刻急于要喝水吃飯。并不想馬上加害于他。這樣,緊張的情節(jié)便暫趨舒緩,老漢的心弦也略有松弛。老婁隨機應變地熱情款待鬼子,然而敵人并不蠢笨,面對一個游擊隊員的父親,他們唯恐中計,于是讓婁德明先嘗那備好的酒飯。在這突如其來的風暴面前,老漢感到天旋地轉,頭暈腳酸,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然而,他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他決心拼出自 己的老命來消滅侵略者,想到這里,他鎮(zhèn)定了下來。你看他,“雄赳赳抬起頭來,硬朗朗挺直腰板”,大口喝酒,滿碗盛飯,面無懼色地向死神和魔鬼挑戰(zhàn)。他死得那樣爽朗,哈哈大笑中飽含了對敵人的嘲諷;他死得如此壯烈,可與戰(zhàn)場上拉響手榴彈的英雄媲美;他死得何等高潔,寧肯在毛驢身邊倒下,也不屑與豺狼混在一起;他死得何等憤怒,臨終還不忘朝魔影揮動空拳。他活著,如腳下的黃土地般淳樸厚實;他去了,像身旁的岢嵐山巍峨雄壯。是幾十年辛勤勞作、凄苦身世、黨的光照、外寇入侵的典型環(huán)境,造就了他堅韌內向、深明大義、機敏剛毅的特殊性格,這性格又在一系列嚴峻考驗中引發(fā)出曲折多變的故事情節(jié)。他以自 己的方式走完了生命的全程,在關鍵時刻默默閃現(xiàn)出異樣的光芒。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塑造人物,并未在外貌特征和外在沖突中浪費筆墨,卻著意于緊急悲壯氣氛的渲染和人物內心矛盾的展示。可以說,那波瀾迭起的情節(jié)無一不是按照主人公的性格邏輯發(fā)展變化的。因之顯得節(jié)奏分明。入情入理,同時,作者又曲意把人物心理活動化靜為動。這樣:一可通過動態(tài)的心理矛盾,順便對必要的內容作簡略回顧和交待;二能騰出手來,省卻過程鋪敘,濃筆抒情渲染,增強詩篇的鼓動性和感染力;三是適應了廣大讀者的欣貫習慣,充分發(fā)揮作品的宣傳教育作用。全詩的結尾略嫌拖沓,但那陣陣槍聲所帶來的歡快氣息,不僅進一步渲染了老英雄之死的悲壯。而且與前面那隆隆炮聲中的緊急壓抑氛囤形成了鮮明對比,有力地展示了抗戰(zhàn)必勝的樂觀前景。
上一篇:《山石》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岳陽樓》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