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招子昂飲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元]戴表元
與君相逢難草草,與君相逢苦不早。人生何處少泥塗?此日飄零武林道。武林城中馬如云,閉屋狂歌人不聞??窀枳孕嘈?,依然狂絕不如君。君歌豈是真狂者,青衫少日春瀟灑。至今俊筆五花紋,最惜青眸十行下。虛名何用等灰塵,不如世上蓬蒿人。黃金偏趨不貧室,白發難老無愁身。風雨無情亦如此,凄凄但聒窮人耳。不見朱樓高到天,鳳簫龍管連朝起。連朝笙管可奈何,我歌且止須君歌。青天白雪望不極,坐見綠水生層波。我生何為被狂惱,江頭魚肥新酒好。從今作樂拚醉倒,與君相逢難草草。
本詩是作者在杭州宴請友人趙孟頫時即席之作。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是元代著名的書畫家,又能詩文,有《松雪齋集》傳世。作者與趙交情甚厚,據《松雪齋序》(序為戴表元所作)云: “趙子昂與余交十五年,凡五見,每見必以詩文相振激?!睆谋驹娍?,此次相逢應是初遇,當在南宋末年。
“與君相逢難草草,與君相逢苦不早?!痹姀南喾臧l端,先寫初會時的心情。詩最忌諱用語重復,而本詩首二句就連用,“與君相逢”四字,使人不僅不感到累贅,而且覺得恰到好處,貼切地表達了初會時對友人的仰慕之情。戴氏在為趙之詩集寫序時曾云: “子昂未弱冠時,出語已驚其里中儒先,稍長大,而四方萬里重購以求其文,車馬所至,填門傾郭,得片紙只字,人人心愜意滿而去。”(《松雪齋序》)可見詩人對趙是早有所知的。但已往無緣相見,詩用“難草草”、“苦不早”表達了對這位早已仰慕的年少英才相逢之難和相逢之晚的遺憾心情。二人不只是在文學愛好上的志趣相投,更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二人的生活處境和心情也頗為一樣。所以接下來寫道: “人生何處少泥涂,此日飄零武林道?!蔽淞郑峭鶗r對杭州的別稱,南宋的京都就建在這里。 “飄零”二字準確地道出了此時二人無限凄楚的心境。趙孟頫本是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其先輩皆仕宋做大官,而他直到宋亡前才僅任過一次參軍小職。戴表元是咸淳進士,在宋亡前也只任過建康教授。兩人相逢時已是立年之人,然而功不成,名不就,人生仕途上布滿著泥濘。今天偏偏又飄零京都,身臨其境,真是同病相憐,都有一腔難言的苦衷。 “武林城中馬如云,閉屋狂歌人不聞?!本┏俏淞质沁_官貴人們的云集之地。詩用“城中馬如云”不在于形容城市的繁華,而是為了寫出街市上的喧鬧。那些權貴們乘坐著高車大馬,南來北往,輪滾馬嘶,聲音嘈雜,他們似乎在顯示自己的威風。可是在詩人對此卻不屑一顧,以“閉屋狂歌”來表達對權貴們的卑視。“狂歌自笑君亦笑,依然狂絕不如君。”這兩句寫得形聲并茂,神采飛動。詩人的狂歌也唱出了友人的心聲,二人不約而同地都笑了起來。詩人說我的歌遠“不如君”是謙詞,表現了對友人的推崇和敬重。詩人在《松雪齋序》中也說過同樣的意思:“子昂才極高,氣極爽,余跋之不及。”同時,從結構上講, “不如君”三字也是為下文作一承轉。所以接下來,一方面稱贊友人的非凡文才,一方面又為友人懷才不遇而感嘆: “君歌豈是真狂者,青衫少日春瀟灑。至今俊筆五花紋,最惜青眸十行下。虛名何用等灰塵,不如世上蓬蒿人?!睋对贰ぺw孟頫傳》載,趙自幼聰敏,讀書過目可誦,為文操筆立就,是一位勤奮好學、超群出眾的才子。但他生不逢時,現在已到中年,還不曾有鯤鵬展翅之日,仍然過著飄零凄清的生活。所謂“才子”而不能施展其才,為當世所用,只落得個“虛名”而已,天理昭昭,公平何在!很明顯,字里行間不只是對友人的惋惜,而且還蘊藉著對現實的無比憤慨:象我們這樣的人簡直不如蓬蒿人了。這決不是對田舍農人的卑視,這里重點是抒發懷才不遇的憂憤,對現實社會埋沒人才的不滿。
社會的不公平還表現在: “黃金偏趨不貧室,白發難老無愁身。風雨無情亦如此,凄凄但聒窮人耳。”如果上文是用虛筆揭示社會黑暗和不平的話,那么這里則是采用寫實手法,并以鮮明、強烈的對比進行正面暴露的。社會上的人無非是分為兩類:窮人和富人。但說起來真怪,那些成堆成堆的黃金卻偏偏源源不斷地流向了富家之門。他們養尊處優,雖老不老。而窮人呢,現實社會的無情風雨無時不刻地向他們襲來,到處都是一片令人煩躁不安的凄凄聒耳聲。兩類人兩種命運,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境況。試問,這種極端不合理的現象是誰造成的?接下來詩人就追根求源憤慨地揭露道: “不見朱樓高到天,鳳簫龍管連朝起?!痹瓉砟纤谓y治者根本不把人民的死活放在心上,他們身居豪華的高樓殿堂,讓歌妓舞女奏樂起舞,以此來充實精神上的空虛,真是腐敗透頂。詩到這里,已是高潮,是詩人“狂歌”的最強音。接著“連朝”四句只是“狂歌”的余音,也是詩人思想感情發展的余波。面對黑暗腐敗的現實, “飄零”此地的詩人也是無可奈何的,所以他只好壓抑著心中的憂憤,“我歌且止”了。歌雖止而思緒不止,詩人遙望著藍藍的青天,皚皚的白雪,俯視著碧綠的江水,滿腹的憂思愁緒就象層層水波一樣仍在起伏蕩漾。
“我生何為被狂惱,江頭魚肥新酒好。從今作樂拚醉倒,與君相逢難草草?!痹姷慕Y尾又回到詩題上來,完成了“招”、“飲”之意。一來是對友人的勸慰,二來也是自慰,字字洋溢著珍重友誼的真摯情感。
最后須要指出的是,詩人并非從今以后真的就過起“作樂”生活了,以前的情況無須再說,就是在以后,他也是無樂可言的。所謂“作樂”也不過是“憤世嫉俗”的代稱罷了。
上一篇:李賀《拂舞歌辭》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黃景仁《擬飲馬長城窟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