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酒幔高樓一百家,宮前楊柳寺前花。
內園分得溫湯水,二月中旬已進瓜。
“華清宮”,唐宮殿名,其址在今西安市臨潼縣驪山腳下。山有溫泉,唐貞觀十八年(644)命建宮殿,名湯泉宮;咸亨二年(671)更名溫泉宮;天寶六年(747)始名華清宮,且改原湯井為湯池,名華清池,并依山修建了宮室;“安史之亂”中遭受嚴重破壞,元和年間(806—820)重修,但由于皇上很少游幸,于是逐漸荒廢。估計這首詩極有可能寫在華清宮修整一新之后。
詩的前兩句寫眼前景。“酒幔”,即酒旗,相當于現在的酒店招牌。“一百家”,并非確指,只是極言酒店之多。“寺sì”,官家衙門,如太仆寺、鴻臚寺之類;唐朝廷在驪山設有“百司及十宅”,所以也叫寺。數不清的酒樓、酒旗,看不盡的奇花異卉,這些,充分表現了華清宮的興盛繁華。
后兩句寫眼前事。“二月中旬”,點明季節;“進瓜”,向皇家進獻瓜品,敘明事件。詩人在“二月中旬”與“進瓜”中間嵌進一個“已”字,說明神情的驚訝。從季節講,二月中旬,關中大地乍暖還寒,根本不適宜任何瓜果生長;但是詩人又分明看到了那令人驚詫不已的一幕!第三句是對第四句眼見事實的原因分析。“內園”即皇家園圃。在詩人看來,這一定是由于皇家園圃得天獨厚,得到了從溫泉里流出來的溫水的澆灌,其瓜品蔬菜才得以種植,并且能夠發育成熟。究竟進獻之瓜是得到溫泉水之便,還是由于其它原因,在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事實本身;而且其旁敲側擊之意也十分明白。
不僅如此,而且如前所述,華清宮在遭受“安史之亂”嚴重破壞50年后,雖然重新修整,但皇上已很少駕幸,不像當年盛唐氣象,玄宗皇帝每年冬季或初春都要到那里去住,故此,雖然華清宮外觀之盛一如當年,二月進瓜舊例仍在,但宮內已非昔比,不僅享用者多半不是皇上本人,而且其雄心壯志早已蕩然無存,這是一層對比。其次,一方面是皇家重修華清宮粉飾太平之舉,另方面則是廣大勞苦百姓的啼饑號寒,怨聲載道,其對比之意不言自明。可見詩人愈是將華清宮寫得綺麗繁華,愈是表現了內心憂慮的深重;換言之,詩人是為了表現其內心巨大的憂愁,才真實再現了華清宮外觀的奢侈豪華的。
上一篇:張籍《哭孟寂》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陳子昂《贈喬侍御》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