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戴《出塞》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唐]馬戴
金甲連環束戰袍,馬頭沖雪度臨洮。卷旗夜劫單于帳,亂砍胡兵缺寶刀。
《出塞》是漢樂府《橫吹曲》舊題。馬戴這首樂府詩,以熱烈激昂的情調,歌頌邊將勇猛殺敵的英武氣概。
“金甲連環束戰袍”,表面上看是寫戰袍,實則是從裝束中間揭透出邊將的颯爽英姿。從裝束中寫人,是古典文學的傳統手法,就樂府詩而論,更是“樂府家數”。“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寫的是羅敷的美貌; “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寫的是胡姬的絕色;至于“新婦起嚴妝”那一大段裝束的鋪陳,更是活畫出了劉蘭芝的“精妙世無雙”。這首詩開篇以濃重之筆寫邊將金甲連環,束札整齊,引人聯想起“甲光向日金鱗開”的威武形象,雄姿英發的邊將也就活現在讀者的意象之中了。
“馬頭沖雪度臨洮”。看似寫馬,實則寫人。這也是古典詩歌中慣用的間接描寫手法。 《陌上桑》中“五馬立踟躕”,寫的是太守對羅敷美色的覬覦; “黃門飛鞍不動塵”,寫的是下人為主子緊張忙碌的狀況; “后來鞍馬何逡巡”,寫的是楊國忠那種大模大樣,目空一切的嬌橫姿態;至于唐玄宗失去楊貴妃后,回鸞馬嵬坡時的心情,自居易的傳神之筆也是通過寫馬來體現的: “君臣相顧淚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此詩中寫馬,詩人提煉了一個“沖”字,既“沖”且“度”,兩個動詞的速用,造成一種栩栩如生的動勢,馬上將軍奮勇前進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
“卷旗夜劫單于帳,亂砍胡兵缺寶刀”。從詩的氣勢上看, “卷旗夜劫單于帳”算一襯句,此處一墊,為下文儲滿了蓄勢。然而,即使在這一襯句中,也有深厚的意蘊。“卷旗夜劫”,可見這一軍事行動的詭密,氣氛之緊張。這一環境氛圍的烘托,透示了邊將的決心和行動之果敢, “亂砍胡兵缺寶刀”。鋒利的寶刀在拼殺中以至“缺”了刃口,戰斗之激烈,殺敵之眾多,一往無前,所向披靡,一切一切,均在“缺寶刀”三字中包容無遺了。
這首詩的主要藝術特征是成功地運用了間接描寫的藝術手法。詩人對這位邊將的形象,從裝束上寫,從坐騎寫,從氣氛烘托中寫,從手中武器上去寫,總之都屬于間接描寫。而邊將的正面形象究屬怎樣?多高多低?是胖是瘦?是黑是白?詩人沒有一筆涉及。然而其中自有妙處。妙就妙在它給讀者的藝術想像力留下了廣闊的藝術空間,調動起讀者的形象記憶與情緒記憶,以“再創造”的能動性去開掘作品的審美潛能。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它是既符合創造規律,也符合欣賞情趣的。
上一篇:薛逢《涼州詞》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元稹《出門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