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深渡驛》唐山水詩鑒賞
張說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
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
他鄉對搖落,并覺起離憂。
張說于唐開元初進中書令,封燕國公,出刺相州(今河南臨漳縣西),轉徙岳州(今湖南岳陽)。謫岳州后,詩益凄惋,人謂得江山之助。據《讀史方輿紀要·徽州記》: “新安江歙浦口東南四十里有深渡,唐時屬江南東道歙州?!卑磸堈f武后時流欽州,玄宗時貶岳州,走水路均可能經此地,此詩或為兩次貶謫中作。
此詩寫深秋之際,夜宿鄉間小驛時所遇凄涼之景和去國離鄉之情。首聯點明時令是秋天、夜晚。四周青山環繞,小驛庭院荒涼?!鞍茁丁倍?,既是節候,又是物象。深秋之夜,素娥青女,霧淞沆碭。十個字,已初步烘托出一個荒涼而空曠的境界。
二、三聯用所見所聞將這荒涼空曠的境界具體化?!岸捶繎以掠?,高枕聽江流”,上句寫所見,下句寫所聞。夜宿古驛荒庭之中,冷月清光,無聲入戶,將是怎樣一股清味? 詩人在這令人難眠的冷月清光之中,靜聽枕下忽漲忽落的江濤之聲,心中會想些什么: 是“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呢?還是“駕一葉之扁舟”,“抱明月而長終”?抑或是產生“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以上均見蘇軾《赤壁賦》)的超塵之想? ……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反轉過來,上句寫所聞,下句寫所見。驛外青山皆生寒樹,而寒樹之間又有猿狖長鳴。這寒夜猿聲又將勾起人怎樣的情思? 巴東漁者有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可見猿聲凄切,最能勾起人的悲涼之情。此時抬眼望去,古樓內外,螢光閃爍,于荒涼之中又加幾分神秘恐怖之感。在這樣的情景之中,詩人將作何感想呢?
末聯是直寫胸臆,抒發感想。搖落,是凋殘、零落的意思。蘇颋《汾上驚秋》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劉長卿《吳明徹故壘》“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其中的“搖落”,都是凋落的意思。有時它也比喻淪落,如李商隱“搖落傷年日,羈留念遠心” (《搖落》)。張說詩中是指凋零的景象?!安⒂X起離憂” 的“并”字,是淆雜、蜂起的意思。這兩句詩大意是說,身處他鄉,面對古驛凋殘零落的景象,去國離鄉之憂蜂擁而起,雜亂紛呈。詩人就是在這樣的情緒中,度過了難熬的一夜。
從全篇看,詩人從視、聽兩方面寫深秋古驛夜景,寫得真切細致,層次井然,將凄惋之情寓于清寂幽冷之境中,是初、盛唐間的一首較好的山水行旅詩。
上一篇:李颙《涉湖詩》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方岳《清明日舟次吳門》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