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失題六首(其二)
張養浩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見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戲野花。云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云山也愛咱。
這是一首描寫隱居生活的帶過曲。作者純以白描的手法,描繪出云山如詩如畫的景致,抒發了一種隱遁山林,放情山水的樂趣。
“云來”、“云去”兩句,描繪高山之中云霧變幻之美。“山因” “云共”兩句,則進一步描述云、山間的相互關系。山色因云彩變化而變化,云來則晦,云去則明;它們互為依存,互相映襯,共同組織成一幅高低隱顯、變化多端的畫面。句句不離“云”、“山”,回環往復,構思極為精巧。“倚杖”、“回首”兩句,描繪作者臨山而望,久久觀賞。“云沙”,《抱樸子·仙藥》:“云母有五種……有青黃二色者名云沙。”因此也借作云母之別稱。古人以為云母為云之根,故此處所謂“倚杖立云沙”猶如說扶杖站立在吞云吐霧的山石之上。“山家”,山居的人家。這里所謂“回首見山家”,正是回頭看自己的隱居之所。一個“立”字、一個“看”字,把作者久久佇立于云海山巔,深情地注視山間居所的神情,描繪如畫。“野鹿”、“山猿”兩句,更寫出這深山之中生動、活潑、自然、恬適的環境。放眼望去,野鹿在綠草叢中鳴叫,山猿在野花叢里戲耍。“云霞”兩句,則直抒作者對云山美景的無比熱愛。望著這深山中飄來蕩去的云霞、晦明開合的高山,歡鳴嬉戲的野鹿山猿,遍野的綠草鮮花,詩人的心醉了。他禁不住發出大聲的贊嘆,“我愛山無價。” “看時”兩句,寫物我相融,人愛山、山也愛人的生動情景。“看時行踏”,是說詩人觀賞云山,慢慢行走,飄飄然,陶陶然,樂不思歸。“云山也愛咱”,是賦物以情,以擬人化的手法,寫云山也深情地愛著自己。
全曲無異于一幅描繪云山佳景、歌詠山野生活的圖畫。曲中多次出現“云”、“山”字樣,再加上“野鹿”、“山猿”、“山草”、“野花”,便構成一幅美麗的山野圖畫。在這清新悠遠的意境中又閃現著作者的身影,傾注著作者的深情,因而讀來倍覺親切感人。
上一篇:雙調·蟾宮曲·劉唐卿|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失題·庾天錫|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