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載《梅心驛南山行》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錢載
塢里秋田?稏平,田分澗水逐人行。
一行白鷺乾于雪,落向松梢正晚晴。
乾隆十二年(1747),詩人游安徽,寫下《梅心驛南山行》二首。這是第二首。梅心驛,安徽舒城縣的一個驛站。這首詩描繪了山間田疇清秀的風光。
“塢里秋田?稏平”, “塢里”, 即山塢里; 四周高中間低的地方叫塢。 “?稏(bà yà罷亞)”, 又作?稏或罷亞, 稻多貌。 杜牧《郡齋獨酌》云: “罷亞萬頃稻,西風吹半黃; 尚可活鄉里,豈惟滿囷倉。” 民以食為天,此詩的作者看到秋田片片稻子已經半黃,而且都長得那樣整齊,心想今年的年成該會較好,山里百姓或許可免于挨餓。于是,邁步不覺輕盈起來了。“田分澗水逐人行”,似化用溫庭筠《過分水嶺》“溪水無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詩句,寫出作者山行輕松愉快的心情。澗水把山塢里的田分割開,使得田畝不能象平野那樣相連;不過,也因為有澗水不斷,所以稻子才長得好。澗水奔流不息,一路歡唱,那俏皮勁兒最逗人喜愛了; 你看,它不正追逐行人而來嗎? 行人是澗水的知音,澗水仿佛又是行人的故友,山行人走到哪里,澗水就跟人到哪里。它的歌聲,它的歡笑,它騰躍時的舞蹈,使山行人倦意頓消。逐人的澗水,是山行人最好的旅伴!
后兩句寫晚晴白鷺。前人寫白鷺多佳句,僅就唐代而言,李嘉祐《送朱中舍游江東》云: “青楓獨映搖前浦,白鷺閑飛過遠林。”寫得悠閑清遠。王維《積雨輞川莊作》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妙在以 “陰陰”對“漠漠”。杜甫《絕句》云: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以構圖如畫、色調和諧取勝。以上三詩,都是寫白鷺的佳作。以雪喻白鷺亦有之,劉兼《夢歸故園》云: “白鷺獨飄山面雪”,也有韻致。然而白鷺有雪之白,但無雪之潮、之軟,故此詩云“乾于雪”。雪花輕盈,故常用 “飄” 來形容; “乾于雪” 的白鷺則曰“落”,有分寸之別。一行白鷺群飛,潔白如雪,落在晚照中的蒼翠松枝梢頭,身鍍一層薄而透明的金光,這樣一幅白鷺圖當然也是別具風格的。
此詩前半點山行,澗水如或有情; 后半“乾于雪”的譬喻,不落窠臼,自出新意。澗水逐人,白鷺棲松,映以夕暉晚照,山行道中,誦此一篇,定然口中生津。
上一篇:王又曾《桐江》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釋敬安《夢洞庭》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