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來了紅頭軍,開門睡覺冇人偷;
嶺上牛奀冇人要,擔銀行路有心憂。
黃三哥,紅頭軍,兵是民來民是兵,大家變作一條心。
敗子冇吹又冇賭,人人出力把田耕。
——《光明日報》1955年9月29日《史學》版
這首廣西民歌歌頌了廣西潯州起義軍大成國隆國公黃鼎鳳治理社會的政績。黃鼎鳳為僮族起義首領,1853年陳開等率紅巾軍在潯州起義建立大成國,黃鼎鳳立即響應,因戰功封為隆國公。1861年陳開犧牲,大成國亡,黃鼎鳳繼續斗爭并建立了政權,稱建章王。1863年戰敗被俘就義。這首民歌歌頌了黃鼎鳳的紅巾軍表現了人民對起義軍的熱愛。
民歌的前一部分列舉了紅巾軍來到后社會風氣的變化:“開門睡覺冇人偷,嶺上牛奀冇人要,擔銀行路冇心憂。”冇(mao),即沒有;奀,指小牛。統治者一向污蔑農民起義軍殺人放火,但黃鼎鳳的紅巾軍卻紀律嚴明,他宣布《約法十三章》,提出反對清廷暴政、解救窮苦人民與改變社會風氣等條律,故紅巾軍所到之處社會空前安定。過去統治者常常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作為政治清明、社會大治的標準,但在地主官僚統治的社會中,它也只是一種不能實現的理想。而在紅巾軍治理的地方卻出現了“開門睡覺冇人偷”的新氣象,人民怎能不欣喜歌唱呢!民歌的后一部分除描寫軍民一條心外,又指出“敗子有吹又有賭,人人出力把田耕”,進一步強調紅巾軍對人的改造。吹,指抽鴉片。本來抽鴉片的煙鬼與成天賭博的賭徒,現在都改邪歸正,“有吹又有賭”,人人從事農業生產勞動。這是多么可喜的變化!人被教育改造過來,這是最重要的成就,是社會空前安定的主要原因。民歌通過對社會秩序安定與人的深刻變化的描述,熱情謳歌了黃三哥所率領的紅巾軍。
本篇在取材與描寫方面,有獨特之處。它不是一般地描寫起義軍來到后人民歡呼“不當差、不納糧”,而是描寫黃鼎鳳的紅巾軍不但打倒官府、解放被壓迫人民,而且與人民團結一心改變社會風氣、提高社會道德、改變人的思想面貌。故在歌頌起義軍功績、反映社會生活方面具有新意。這首民歌多使用方言“有”字,反映出廣西的地方色彩。
上一篇:《嘲葉名琛謠》原文|賞析
下一篇:《天寶中兩京童謠》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