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鼎《春日山村漫興》金、元山水詩鑒賞
李鼎
何物清人思? 西山對古原。
漁樵春草路,雞犬夕陽村。
水動煙霞色,沙留杖履痕。
向來無限意,一醉任乾坤。
此詩狀寫嶺南地方春日山村景物,就中傾注了詩人恬淡、超逸的優(yōu)雅情致和寄興于山水、超然物外的生活志趣。
首句設(shè)問: “何物清人思?”起筆突兀,寄托幽遠(yuǎn); 次句應(yīng)答: “西山對古原”——唯此能清人神思。作者超凡脫俗、忘情山水的志趣昭然而現(xiàn)?!皩Α弊稚跫?,一字便點活了描述的對象,西山、古原被擬人化了,連同詩人,他(它)們仿佛是意氣相投的密友。以下四句,以飽含感情的筆觸具體刻畫西山、古原的幽美,但精采的是詩人同時也把自己的形象巧妙地融進(jìn)了景色中。我們眼看著詩人走過那只有漁夫、樵哥才行走的春草覆蓋著的幽徑,來到這雞鳴犬吠、沐浴在夕陽晚照中的山村,于煙霞里自由泛舟,在沙岸上扶杖漫步。詩人就是這樣將自己的情趣完全地、自然而然地融化在他對景物的描畫中,景有所主、情有所托。末尾兩句終篇見意: 這山山水水里原有無限意蘊(yùn),我情愿沉醉于此,任憑它改朝換代、天翻地覆。
作者李鼎少而慷慨有志略,但生當(dāng)元季世,舊朝將亡,天下兵起,兼濟(jì)不成便向山水求寄托?!半u犬夕陽村”句很有些陶淵明的筆意,“煙霞”、“向來”等詞語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起李太白《夢游天姥吟》中的名句——“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由此亦可見李鼎詩中所蘊(yùn)含的情趣。
上一篇:汪藻《春日》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