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早發定山》魏晉南北朝山水詩鑒賞
沈約
夙齡愛遠壑,晚蒞見奇山。
標峰彩虹外,置嶺白云間。
傾壁忽斜豎,絕頂復孤圓。
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
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
忘歸屬蘭杜,懷祿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這首詩大約為詩人路經定山(今浙江杭州東南)時所作,《梁書》曰:“約為東陽太守,然定山,東陽道之所經也。”
全詩都洋溢著作者對山水的眷戀和贊賞之情。“夙齡愛遠壑,晚蒞見奇山”,作品開首兩句就寫出了詩人看到定山時又驚又喜的心情。他說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愛山嶺壑谷,可到今天才看到如此神奇、雄偉的山。詩的以下諸句,都是圍繞著這“奇”字作文章的。先寫山之高。“標峰彩虹外,置嶺白云間”,山峰高聳摩空,仿佛矗立在跨越長空的虹霓之外,層層疊疊的云朵正縈回繚繞在山峰之間。句中“標”和“置”兩個動詞的使用,給定山增加了一分神奇的色彩,好似山之所以這樣高,都是由上天的神仙樹立、安置的。“傾壁忽斜豎,絕頂復孤圓”兩句,描寫山不但高,而且險峻奇絕。崖壁是陡峭傾斜的,奇巖兀立,只有在接近頂峰的地方,山勢才稍顯平緩。此外定山又有臨水的一面,絕岸立壁,據方志記載,山巖突出錢塘江數百尺,高七十丈,江濤至此輒抑聲,過此便雷吼霆怒。因此詩的下兩句即描繪山腳下水的態勢。“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由于山臨江而接近入海口,所以遠遠可以望見海水之浩浩蕩蕩,漫無邊際,江水則從口岸奔涌而出,激揚騰越,濺起簇簇浪花。
繼而詩人的目光由遠而近,看到了山崖上盛開的山花。紫色的野海棠,紅得如火欲燃的山櫻,還有芳香四溢的蘭草、杜蘅和荃草。與其說詩人注意到這些野花,倒不如說首先吸引他的是花絢爛的顏色,五彩繽紛,姹紫嫣紅,生機盎然。置身于這秀麗、幽美的山色中,詩人不禁留連忘返、飄飄欲仙。“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兩句寫出了他此時的感覺和欲望。他多么希望能夠采到三秀,那吃了可使人成仙的靈芝草,象何氏九兄弟那樣飄搖仙去。“九仙”,山名。此山并不在定山附近,一說位于山東諸城,一說位于福建德化,皆相距甚遠,“望九仙”,實際上是望不見的,惟心向往之也。
通首詩的音節和諧、委宛,作者講究文字的聲韻對仗,但并未給人生澀、平板之感,作品讀來清靈、新奇,使人耳目一新。作者詠山的詩很多,但這首詩中所描寫景物的絢麗的色彩,青山、白云、彩虹、火紅的山花,構成一幅艷麗的圖畫,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
上一篇:蕭貢《日觀峰》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李白《早發白帝城》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