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殿前歡]登鳳凰臺(喬吉)》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鳳凰臺,金龍玉虎帝王宅,猿鶴只欠山人債,千古興懷。梧桐枯鳳不來,風雷死龍何在,林泉老猿休怪。鎖魂楚甸,洗恨秦淮。
見《文湖州集詞》、《喬夢符小令》。鳳凰臺在金陵(今南京)城東南,作為歷史古都的象征常常成為文人墨客登臨吟詠的對象。喬吉登上鳳凰臺,悠悠思緒自然由現實向歷史延伸,于是憑吊古今、感慨興亡便成為其登臺之作的主題。全曲可分為三層。前四句為第一層,通過對比描寫,表現金陵今昔變化。引出自身興亡之感。“梧桐”三句為第二層。作者以鋪排之法、鼎足之勢渲染腳下鳳凰臺的荒涼死寂景象。最后兩句為第三層。作者抒發內心的感傷與遺恨,具有引而不發的特點,既坦露情懷,傾愁泄恨,又含蓄蘊藉,言而不盡,讓人在受到強烈感染的同時又回味無窮。當然,如果人們聯想到屈原于流放途中作賦,表達“羌靈魂之欲歸兮”的戀楚之情,唐代杜牧夜泊秦淮,吟詩感嘆歌女不知忘國之恨,那么也許就多多少少地明白作者憂愁遺恨的內容,就會感受到他內心那強烈而又深沉的民族感情。由此可見,該曲格調較高。
上一篇:《[雙調·殿前歡]梅花(景元啟)》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殿前歡]登江山第一樓(喬吉)》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