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度浮橋至南臺》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臺試一尋。②
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系大江心。③
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云煙自古今。
白發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④
【注釋】 ①此詩作于紹興二十九年(1159),時陸游任福州司理參軍。度:即渡。南臺:一稱釣臺山,在閩江中。②尋:探尋。③九軌:言浮橋寬闊,如可行車馬的“九軌大道”。千艘橫系:浮橋是把一條條船在水面并列起來,上面加板鋪成,故云。④榕陰:榕樹之蔭。
【譯文】 客中多病,久廢山水登臨,聞說南臺風光佳勝,試來探尋。寬闊的浮橋,橫跨在怒濤之上;無數的船只,橫排到大江中心。寺樓的鐘鼓聲聲,催送著黃昏與清晨;村落里云煙裊裊,從遠古直到如今。白發已生,豪氣猶在;榕陰下醉吹橫笛,聊以舒我憂心。
【集評】 清·弘歷:“頷聯寫浮橋,語頗偉麗;五、六雄深中興象自遠,有涵蓋一切之氣。”(《唐宋詩醇》卷四十二)
今·陳祥耀:“這首詩雖是陸游早期作品,但已顯露于曉暢流動中見雄壯的風格。”(《宋詩鑒賞辭典》第915頁)
【總案】 首聯交待登臨緣起,平平敘入。以下即顯露放翁本色。頷聯寫浮橋之雄偉,似有融入自我、顧盼自雄之意。頸聯用“借景”之法,借寺樓鐘鼓、墟落云煙渲染情韻。“催”字,“自”字,把主觀感受融入景物之中,既有逝者如斯的意味,又有羊叔子登峴山疾涉世而名不章的感慨。末聯把無窮感慨括入“豪氣”二字,而以“醉吹橫笛坐榕陰”這一充滿詩情畫意的自我形象作結,化豪宕感激為清新嫵媚。陳祥耀評其風格甚中肯。
上一篇:呂南公《廢井》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黃庶《怪石》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