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早梅
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這首詩,是詩人郁郁不得志時苦悶心情的排遣。讀另一詩題可知,這是他在揚州做法曹官(法曹是漢代掌管郵遞驛傳的官署)時所作。
詩一開首,就交待了他看到梅花的地方是官署附近的兔園。據《西京雜記》記載,兔園是一座皇家園林,位于今河南省商邱縣東。該園以梅花為標志。 “物序”即是時序,時節變換,園里種植各季節開的花朵,依其先后開放,可以看出時節之變化。兔園中最早報告春天信息的是梅花,因此梅花也最使人驚異。 “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銜”即“含著”, “當” “擬”都是“向著”, “對著”,“發”即開放。詩人看到含著晶瑩的霜珠,映照在春雪中頂著早春的寒氣盛開的梅花,便想到自己的處境。霜打雪欺,雄才難展,何如“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臺”那般傲霜斗雪的梅花呢?這“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范云)的梅花,不正是詩人的寫照嗎? “凌風臺”系指揚州府甘泉縣北的日風亭,和“卻月觀”都是揚州有名的臺觀。詩人懷古傷今,想起了為奪寵而“但愿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買詞賦”的陳皇后和寫出《長門賦》的司馬相如。 “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 “長門”系指“金屋藏嬌”的那個陳阿嬌,阿嬌受寵之時“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氣焰之盛,炙手可熱。但好景不長,寵極悲生,失寵后幽居長門宮的陳皇后與皇帝咫尺天涯。 “臨邛”指弄琴高歌《鳳求凰》,撥動了新寡的才女卓文君心弦的司馬相如。“長門”喻“閨婦”,“臨邛”喻“游子”。梅花迎霜而放時,閨婦見梅傷春,游子也罷飲思家。詩人回想自己早年受到梁武帝寵愛,如今飄搖他鄉的處境,不就象始信終棄的陳皇后一樣嗎,自己怎么就沒有象司馬相如一樣,得到文君那樣的知音呢?這一句中的“朝、夕”,極言時間短暫易逝,得志與失意全在瞬息之間。所以,“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深切地抒發了思念家鄉,人生多難的苦悶和哀愁。
情能移境,境也能移情。詩人借景生情,以贊美梅花的冰清玉潔,寫飄落的憤郁不平和仕途的坎坷。目中景,心間情,情景交融,連綴而成,絲絲入扣,字字切題,一氣流轉,渾然一體。花鳥本是供觀賞娛樂,令人賞心悅目的東西,詩人見了反而“長泣”,足見其內心的悲憤和時勢的困窘,詩中既有“早飄落”的感傷,又有“故逐上春來”的高亢激情。引起人們對美好往事的回憶,感到一種溫馨的美。
詩作以情布景,又以景襯情,吞吐深淺,欲露還藏。開頭兩句寫梅花在百花中最早開放,隱寓其八歲能詩,倍受范云賞識,又深得梁武帝寵信。寫自己的難狀之情與難言之隱,詩作無聲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遠之美。使讀者覺得有漫天情思飄然而至,含思婉轉,余韻如縷。三、四句的“銜霜”、 “映雪”突出梅花不懼嚴寒的品格。五、六句用“枝橫”和“花繞”分別寫梅花不同姿態的美。表現詩人不趨時附勢,疏枝獨立不失氣節的品德。七、八句寫梅花盛開觸動怨女文人懷春、懷才不遇之慨,與開首兩句相呼應,點明了“時”是正月,是春天。用擬人手法,寫出梅花好似知道自己會很快飄落,所以趕緊在正月一到來便枝橫條斜,花繞臺觀,十分動人地開放起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這不又是聯系身世,感嘆人生,有著深遠的寄托嗎?
上一篇:詠懷詩八十二首|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詠老馬|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