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覃·鳳棲梧》原文賞析
倦客情悰紛似縷,小院無人,臥聽秋蟲語。歸意已攙新雁去,晚涼更作瀟瀟雨。架上秋衣蠅點素,冷菊戎裝,尚被春花妒。別有溪山容杖屨,等閑不許知人處。
景覃曾三赴簾試(即殿試),后因病不就舉,從此隱居西陽里中,以種樹為業。這首詞寫在作者決定不再赴舉、計劃隱居之時。詞中表現作者已厭倦了仕途經濟,在孤寂和病中向往隱逸生活的“情悰”。
“倦客情悰紛似縷”,開宗明義,道出了自己此刻的心緒。數試不第,對作者的感情刺激是強烈的;客居臥病,更增加了詞人對京華生活和舉子業的厭倦。當然,作者內心仍充滿矛盾斗爭。十年寒窗,在此一“舉”,家人親屬,都拭目以待,自己何嘗不想一舉成名,報效社稷,耀祖光宗?但是三次的挫折,已使詞人喪失信心和興趣;體弱多病,更無就舉渴望。這萬千“情悰”,當然紛如亂麻,“剪不斷,理還亂”了!“小院無人”,狀出自己的孤獨和寒磣。“臥聽秋蟲語”,則寫出自己正在病中,臥床不起,唯有秋蟲的鳴聲似在與自己交談,極寫心境的凄涼和生活境遇的蕭條冷落。這時的詞人,唯有一念,就是早早歸家,于是下句便道出了己之“歸意”。天氣秋涼,鴻雁南歸,“已攙新雁去”者,則人雖留滯京都,心已自先飛去也,強調“歸意”的急切。“晚涼更作瀟瀟雨”,對凄苦慘愁的氛圍補說一筆,此時詞人直欲傷心落淚矣,境界與李清照“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云云相近。上片通過小院的凄清和瀟瀟涼雨的悲切,寫出了病倦的詞人孤獨寂寞、心冷意灰的情緒。下片則直接抒發立意隱退山林的情愫。
“架上秋衣蠅點素”是個細節描寫。素色秋衣,應是專指詞人參加秋試穿的白衣,古代未登第者均穿白衣,入考場一律素服。此刻詞人的白衣上蒼蠅拉下許多糞矢,可見許久沒穿過了。一來說明衣的主人久臥病榻,多日未起床;二則說明詞人已對此白衣冷落,即不愿再穿它赴舉。但下面意脈一轉,通過“冷菊戎裝”的形象,對自我價值作一番肯定,意即己雖貧寒,卻正象經霜的菊花,是有骨氣的,寧可抱株死,也不隨風墮。這里于全詞壓抑哀感的氛圍中,揚起一筆,表達了詞人雖貧病交加但志不可奪的操守。“戎裝”,下得極有分量,象征新穎,將“冷菊”嚴陣以待風霜冰雪的氣質風神恰切地突現了出來。言外意即,若堅持赴舉,很可能自己能后發制人,后來居上。“尚被春花妒”,又一個曲折。表現出世路的艱辛和做人之難。想學“冷菊”待百花過后獨占秋光吧,又要被春花妒嫉,這又是詞人首句所謂“情悰紛似縷”的具體申說。下面,再一個轉折,詞人終于決定還是不與擾擾世人爭高下了,天下別有溪山可供我游憩,我要在世人不知地址的山林住下,過那無憂無慮的閑散生活。“等閑不許知人處”,意即我是不會輕易讓人知道住處的!“知人處”即“人知處”的倒裝。表現了高人雅士的兀傲自負,也說明詞人并非一概杜絕與人往來,如是知己者,還是可以讓他們到居處來。
這首詞寫得情真意切。抒情則能含蓄蘊藉,體物則能寓意明確。哀未奪志,傷能自勵。吞吐曲折,溫婉敦厚,渾然天成,得北宋人風姿。
上一篇:《賀雙卿·鳳凰臺上憶吹簫》原文賞析
下一篇:《張弘范十首·南鄉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