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行》唐山水詩鑒賞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是一首秋天游山所寫的即景小詩。作者以幾筆簡練的速寫,描繪出一幅清雋明麗的圖景,抒發了自己對大自然、對秋天、對野趣的賞愛之情,千百年來,廣泛傳誦。
深秋時節,詩人乘車出游來到一座山前,山色深沉,一條淺色的石路醒目地直伸向山頂,仿佛在喚人登臨。詩人興致勃發,驅車登山。山雖高卻并不陡,山道蜿蜒曲折,顯得回遠而幽深,更使得郁郁秋山帶上一重寒意。“遠上寒山石徑斜” 一句寫出了詩人初上山時的所見所感。
隨著車行漸高漸遠,山頂的景物依稀可見起來。順著石徑望去,在那山路的盡頭,白云繚繞的地方,竟有星點房舍。是人家! 驚奇之余,詩人不由得感到一陣欣喜。是啊,在遠離塵囂的深山,在孤高絕頂的山巔,竟有人家居住! 一定是和自己一樣樂此深山,因而棲隱遁世的高人吧,雖未謀面,當下詩人已有知音之感了。“白云生處有人家”一句承上句繼續寫山行遙望之景,鏡頭推得更遠,景物也變得更虛。不寫山高,不言山頂、房舍,只寫白云生處有人家,則山之高峻,人家之渺遠可以想見。用 “生”字寫云,取義極虛,使整個畫面帶有超凡出世的色彩。不過,高遠的寒山,點綴三兩戶人家,更多的還是給人一種親切而富于生活氣息的人間情調。
三四兩句將目光收回到身邊近景。秋深的黃昏,在萬木凋零中,一片經霜的楓林紅艷如火,簡直勝過二月的鮮花! 詩人被這壯麗的美景迷住了,竟久久停車不前。這里詩人在表現上將因果關系作了變動,先說停車然后才說原因(坐是因為的意思)是喜愛楓林的晚景——霜葉紅于二月花。第三句對詩人流連于楓林晚景的敘述是一個間接表現、一個烘托、一個暗示,同時又是一個懸念,暗示這里有著神奇的美麗,有著引人入勝的景觀,可是詩人什么也沒說。在這寧靜的畫面、沉默的時刻中,他積蓄著力量。當他以十二分的筆力,將“霜葉紅于二月花”一句推到期待著的讀者面前,那濃烈的色彩帶著一股旺盛的生命力撲面而來,一掃秋的蕭瑟,真令人心清目爽,精神為之一振!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悲秋是傳統的主題,而杜牧這首詩卻贊美秋天,謳歌秋的生命,從中我們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無比熱愛。詩中比喻的新穎奇絕,色彩的鮮明悅目,那流動于字里行間的韻致,更給人無窮的回味。
上一篇:庾信《山齋》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王質《山行即事》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