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臺城》唐山水詩鑒賞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韋莊寫這首《臺城》時,唐室早呈衰微之象,它即將覆亡的命運已不可挽回。這在端己心中引起了深深的悲慨,此種情感不免要常常形之于詩。《臺城》便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吊古傷今之作。
臺城舊址在今南京市,三國時為東吳的后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此后一直至陳,均為臺省(中央政府)和宮殿所在地,故名。前后共歷吳、東晉、宋、齊、梁、陳六代,幾百年間數易其主。作者選擇臺城作為吟詠對象,正由于它是傷時感舊的典型事物。
但是,全詩沒有一處正面寫臺城,而是采取了側面烘染的虛寫手法。首句 “江雨霏霏江草齊”不寫臺城而臺城自在其中。臺城舊址在長江南岸,故云 “江雨”、“江草”。春雨如絲,滋潤著江邊的原野,遍地的小草顯示出無限的生機。就在這一片 “江雨”、“江草” 之中,卻有一個荒涼破敗的臺城,它與滿眼春色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霏霏”二字,寫出迷濛之狀,呼出下文“夢”、“煙”等語。這一句是從空間上虛寫臺城。
第二句 “六朝如夢鳥空啼”,從 “六朝如夢” 的時間序列和 “鳥空啼”的眼前情景來側寫臺城。從吳到陳,六個朝代均在這里定都,并以此處作為最大的享樂地點。然而,這些朝代都象一場場空幻虛無的夢,一個接一個地消失了。如今,只有臺城舊址引起人們無窮的悵惘和感傷。六朝繁盛之時,也有今天這樣的鳥鳴,似乎是對當時那種景象的裝點。而今只有 “鳥空啼” 了,一個“空” 字與 “夢”相應,包含著豐富的感情內容。
三、四句“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點出 “臺城”二字,但卻仍然不寫臺城本身,反而落筆于“臺城”之“柳”。在吳、東晉、宋、齊、梁、陳等朝代,“煙柳滿皇都”; 今之 “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可是,它所環(huán)繞的卻是一個殘破的臺城。臺城煙柳對于歷代帝王的興衰、唐室命運的危機和詩人心中的感傷都是漠然的,所以作者說它“無情”。物本“無情”,作者卻要求它有情,這就把物人格化了,把自己的感情對象化了。“依舊” 二字,形成今與昔、社會狀況與自然狀況、情與景的對照。第三句一個“最”字,統(tǒng)攝了全篇景物: 江雨、江草、啼鳥、煙柳,這些都是“依舊”如此的“無情”之物。“霏霏”、“夢”、“空”、“煙”等字布成的氛圍富于美感,又包含著無窮的意韻。
這是 一首“以樂景寫哀”的詩作,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處理情景關系的藝術匠心所在。
上一篇:王鳴盛《盧溝橋》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許渾《咸陽城東樓》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