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唐山水詩鑒賞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首詩通過詩人的感覺寫春天,畫面優美,氣氛柔和。
“遲日”,出自《詩經·豳風·七月》: “春日遲遲。” 春天白晝漸長,光照充足; 春天的太陽明亮而溫暖怡人。詩人以“遲日”領起全篇,突出春天陽光和煦而萬物欣欣的特點,并使詩中所描寫的物象有機地組合為一體,構成 一幅明麗和諧的“春光圖”。你看: 陽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復蘇,萬象更新。清風拂面,送來百花的芳香,帶來春草的清馨。河灘上,溪岸邊,冰雪融盡,泥土松軟。輕盈的燕子飛去又飛來,銜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溫沙暖,鴛鴦鳥兒相依相偎,安然靜睡,十分嬌慵可愛。燕子、鴛鴦都是候鳥。詩人有意描寫候鳥以突出春天的特征。前兩句以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組成一幅粗筆勾勒的大場景,而在句尾以 “麗”、“香” 突出詩人的強烈感覺;后兩句是工筆細描的小畫面,既有紫燕飛舞的動態描繪,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寫照。在燕子的繁忙、鴛鴦的偎依里,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 飛燕的輕盈,睡鴛鴦的閑適,又透出溫柔的春意。而這一切全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之下,和諧而優美,確實給人以春光旖旎之感。難怪清人陶虞開稱贊杜甫的筆力,謂之能“以詩為畫” (見其《說杜》)。
但是,杜甫此詩之妙并不止于 “以詩為畫”。詩人著意傳達的還有他所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說春日遲遲、江山秀麗、清風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紫燕、鴛鴦,都是詩人的視覺、嗅覺、觸覺所感之物,那么泥土之 “融”,沙礫之 “暖”卻并非詩人的直接感覺。只是因為對春天的陽光明麗、惠風和暢、鳥語花香感受至深,詩人無須觸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疏松和沙礫的溫暖; 而泥之融、沙之暖的體會又加深了詩人對飛燕輕盈、鴛鴦嬌慵的視覺印象,從而使詩人的整個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諧的春意之中。詩人非但善于觀察物象,而且善于體察物情。
上一篇:潘高《秦淮曉渡》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葛天民《絕句》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