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廷蕙《龍門山色》明山水詩鑒賞
翟廷蕙
翠削芙蓉列畫屏,水分雙影蘸秋清。
炎涼物態隨時變,獨爾高寒不世情。
龍門,在洛陽城南二十五公里處,山勢突兀,東西對立,清澈的伊水流經其中,古代有“伊闕”之稱。
這首詩緊扣題目,四句都寫龍門山色。龍門山色可用一個字來概括,即“翠”。
第一句正面描寫龍門山色,“翠”字總攝全詩?!败饺亍?,即蓮。詩中的芙蓉不取花色的嬌嬈,而是取蓮葉的碧綠清逸,以繪有芙蓉的畫屏來比喻直立伊水兩岸的青山翠巒,極為形象。
第二句描寫伊水中的龍門山色。秋季,伊水清澈,好象一面巨大的鏡子,兩岸的龍門山,倒垂雙影,仿佛人水沐浴,又仿佛對鏡自賞,顯得格外清逸秀出。如果說第一句把龍門山色比作水上芙蓉,這一句就把龍門山色寫成水中芙蓉了。
三、四句寫龍門山四季不變的常青之色。這兩句沒有具體描寫,而是賦予龍門山色以人的品格。世間萬物都隨著時序的變換而改換了外容,只有龍門山品格清峻,不肯趨炎趁熱,“年年蒼翠色,閱盡古今情” (沈應時《龍門山色》)。在這里詩人再次把龍門山比為芙蓉。芙蓉,“花之君子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溢清,亭亭凈植”。而龍門山,不僅有芙蓉之形,而且有芙蓉之質,可謂山之君子也,它凈立水中,碧綠秀逸,不移于俗,不媚于俗,高峻自好,傲然而立世,具有不世之情。
這首詩以“翠”字籠罩全篇,以芙蓉為全詩比體,正面寫,側面寫,比擬而寫,既寫出了龍門山翠之色,也寫出了龍門山如蓮之逸。在眾多描寫龍門山的詩篇中,此詩可謂為龍門山傳神寫照之作。
上一篇:杜牧《齊安郡后池絕句》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呂大防《萬里橋》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