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齊安郡后池絕句》唐山水詩鑒賞
杜牧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這首七絕是杜牧任黃州(今湖北黃岡縣)刺史時寫的。齊安郡,原是唐時改的名,后又復稱黃州。這首寫景小詩,寫的是郡治后池夏初的宜人景色。
第一句先寫池的本身: 這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夏令池塘。長滿了深綠色浮萍的水面,處處透出一簇簇菱葉來。這一派凝碧蘊翠的生機,把本來就如錦繡般明麗的后池都染綠了。這濃綠的色調,就是夏日的標記,就是溽暑中的后池給詩人最強烈的印象。
“夏鶯千囀弄薔薇”,從后池本身,擴展到它周圍的存在; 從靜寫到動,從色寫到聲。如果說“千囀”還只聞其聲,不一定見其形,那么,“弄”就寫出動態來了。濃綠的池子周圍,點綴著叢叢紅的粉的薔薇,鶯兒穿梭似的在花叢中嬉戲歡唱。這兒有鳥語,有花香,為后池提供了一個賞心悅目的背景,使后池的夏意不僅僅是視覺的,一維的,而變成兼有聽覺、嗅覺的感受,是多維的,立體的了。
然而,更吸引詩人的,是后池景色中那恬靜優美的神韻。詩人觀賞的目光又回到池面上來。他長時間(盡日)地留連在池畔,這里的靜美很少人發現,更無人賞識,空濛的微雨膏沐著后池,碧琉璃似的水面上相依相傍的鴛鴦正趁著雨澤,梳洗自己色彩斑斕的毛衣。那樣的靜謐,那樣的清幽,那樣的閑適,讓詩人深味到“又得浮生半日閑”的情趣。
這首詩清新俊爽,把后池景物寫得繪色繪形繪聲。詩人一反詠夏詩文的俗套,詩里沒有長夏的煩熱,沒有溽暑的炎蒸,著意刻畫的是一個生趣盎然而又幽靜清涼的境界。這固然是由客觀存在的后池景物決定的,但也可以看作是詩人處在晚唐亂世,渴求治平、尋求超脫的主觀世界的曲折反映。
上一篇:杜牧《齊安郡中偶題》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翟廷蕙《龍門山色》明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