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洪陽光祿冊封靖江四首
其一
親函玉節到炎洲(2),萬里名山不厭游。
一自輿圖開百粵(3),蠻中今列內諸侯(4)。
其二
余寒馬上試春衣(5),四月楊花撲地飛;
行過故園應悵望(6),荒郊無樹蕨苗稀。
其三
衡陽秋色暮云深(7),湘水南來是桂林;
七十二峰青未了(8),刺桐花裏鷓鴣吟(9)。
其四
南海西分驛路長(10),紅塵飛惹漢宮香(11);
奚囊自有明珠在(12),不帶千金陸賈裝(13)。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這四首詩,乃于慎行送其友人王洪陽奉命使桂時所作。光祿大夫:王洪陽的官街。冊封:皇帝立皇貴妃、貴妃、親正、親正世子等都稱冊封。靖江:即靖江王。
(2)“親函”句:意為王洪陽親自帶著皇帝冊封靖江王的詔令前往南方桂林。函:包裹著。玉節:玉的符節,這里指冊封的文書。炎洲:指嶺南地區。
(3)輿圖:疆土地圖。
(4)內:歸附朝廷。
(5)“余寒”句:四月由北地出發,天氣還有余寒。
(6)故園:故鄉。王洪陽的家鄉在旅途上大道邊,故説“行過”,行過即經過。
(7)“衡陽”句:猶言時令更替,友人越去越遠。
(8)七十二峰:湖南衡陽縣衡山有七十二峰。青未了:是説由衡陽到桂林,羣山的青翠色,隨同山勢向各方伸延,沒個盡頭。
(9)刺桐:又名海桐,落柴喬木。
(10)南海:指我閾南方近海一帶地區。驛路:古代的交通大道,沿路設有驛站,供旅行者歇息。
(11)“紅塵”句:意爲出使者在驛路上奔馳,塵土飛揚,沿途飄散著漢宮大官員(實指明代官員)的芳香之氣。漢宮香:漢朝廷規定,大官員朝見皇帝時,必須口含丁香,以避臭氣。
(12)奚囊:《新唐書·李賀傳》説:李賀每早外出,騎著一匹瘦馬,帶了個背錦囊的小奚童。想起什么詩句,立刻寫出放進奚童所背的錦囊裏。后人因此稱詩囊爲奚囊。這裏借用來説王洪陽也帶有奚囊,奚囊裝的是如明珠股貴重的文翰。
(13)陸賈裝:陸賈的口袋。漢高祖派陸賈出使南越,封趙佗爲南越王。后趟佗送給陸賈一袋珍珠寳貝,價值千金。
于慎行
于慎行(公元一五四五——一六○七),字可遠,改字無垢,明代東阿(今山東東阿縣)人。隆慶二年(公元一五六八)進士。萬曆初歷修撰,充日講官,以觸怒張居正告疾歸。居正卒,起爲原官。累遷禮部尚書。因累上疏請早立東宮,帝怒,于是乞歸。家居十余年后,廷推閣臣,詔加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人參機務。卒謚文定。有《穀城山舘詩文集》。
朝代:明代
籍貫:山東東阿
上一篇:鄭谷《送曹鄴吏部歸桂林》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胡悌《送胡孟時之官桂藩校理》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