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袁凱·白燕》原文賞析
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浸衣。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里飛。
《白燕》是袁凱的名篇。相傳袁凱未仕之時,嘗與友人拜謁著名詩人楊維楨,見幾上有《詠白燕》詩,凱以為未盡體物之妙,歸作《白燕》,翌日呈上,楊得詩嘆賞,連書數紙,盡散座客,一時呼為“袁白燕”,后在其故居建有“白燕庵”以示紀念,可見此詩在當時影響之大。
詠物詩在我國有悠久的傳統,體態輕盈、南來北往的燕子更是詩人騷客不斷吟詠的對象。在為數眾多的詠燕詩中,這首《白燕》可說是別具一格,饒有風味。
開篇觸題,虛寫,總贊一筆。“舊時王謝”,語出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晉時貴族。劉詩的原意是:世事滄桑,舊日在王謝華堂筑巢的燕子,現在的新巢卻已在平民百姓的住宅中了。袁詩用典,但翻出新意,即盡管故國飄零、人事全非,但像白燕這般體態風神,就是舊時的王謝,也很少能有機會見到,透進一層,有先聲奪人之妙。
頷聯頸聯著重寫燕體之白,以坐實上文的“見應稀”,但仍側寫。燕子又稱“玄鳥”,《詩·商頌·玄鳥》稱:“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它一般是黑色的,白燕應是燕子中的珍稀品種,故詩人描摹的筆觸便重點落在“白”字上。詩人連用四個句子,以突出燕體之潔白輕盈。漢水,長江最長的支流,這里泛指河流。梁園,即兔園,漢時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東。相傳園內宮觀相連,花木錯雜,珍禽異獸,出沒其間,這里泛指園苑。月白風清之夜,水中似乎沒有燕子的身影; 雪滿梁園的隆冬時節,燕子似乎尚在南方過冬還沒有返回。這里的“無影”、“未歸”,并非實寫,而是借燕體與月色、冰雪融而為一,難以分辨,往往造成錯覺,從側面烘托出燕子通體的潔白無瑕,構思相當新穎別致。
下面兩句寫一旦冰雪消融,春暖花開,柳花如雪,飛絮飄香,棲息在池塘邊的白燕夢魂也帶有飛絮的芬芳,庭院中潔白的梨花似乎也使白燕玲瓏的身軀感受到了初春的料峭寒意。這兩句意境美麗動人,寫柳絮、梨花,仍突出一個“白”字。
尾聯筆鋒一轉,由燕及人。趙家姊妹,指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及其妹。趙飛燕既立,擅寵后宮,后寵少衰,其妹絕幸,為昭儀。趙氏姊妹居昭陽殿,姊妹爭寵,相妒不已。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長信秋詞》稱: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以宮廷婦女自嘆不如寒鴉尚能親近君王,表達其胸中郁結已久的怨憤。孟遲的《長信宮》也說: “自恨身輕不如燕,春來還繞御簾飛。”這里卻叮囑白燕不要飛進昭陽殿中,以免惹是生非。既寫燕子,也寫自身,亦人亦物,不粘不脫,既表現了詩人潔身自好的情懷,也隱含著憂讒畏譏、遠離是非之地之意。
詠物詩一般要圖形肖貌,《白燕》不滯于燕子形象,不工細描摹體態風神,重在神似,寫白燕,全篇卻無一“白”字也無一“燕”字,避開了功在密附的細致描摹,構思別致,用典也頗見新意,但不免有雕琢之跡。
上一篇:古詩《王世貞·登太白樓》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徐中行·盤江驛阻雨寄門人汪維》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