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迪《茱萸沜》唐山水詩鑒賞
裴迪
飄香亂椒桂,布葉間檀欒。
云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
茱萸沜是蘭田輞川的風景點,是一個岸邊生長著繁茂的茱萸的深山池沼。作者 一下筆便寫它飄散著濃烈的香味。可以想見這時他正往茱萸沜走來,遠遠地便聞到這股特異的芳香,心都醉了,以致分辨不出是茱萸還是胡椒、肉桂的氣味。這里用虛擬的椒桂來比喻茱萸,使茱萸的香味具體可感。接著,作者已走近這個水池旁邊,眼前是大片茱萸、茂密的枝葉遮覆著濃綠的池水。在紫色的茱萸葉之間,還搖曳著娟秀、青翠的竹葉。這 一句的檀欒修竹是實寫所見之景,它既襯托茱萸,又顯現出池沼四周林木蔥蘢,環境陰翳、幽深。事實上,茱萸沜給作者最鮮明最突出的印象,也是他最喜愛,感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幽暗、冷寂。怎樣把這種幽暗、冷寂的美更強烈地反映出來? 作者巧妙地用光亮反襯。他在三 、四句描繪日光透過云層,折射到寂靜、濃綠的池水上。池水不但不變得明亮和溫暖起來,反而給他更陰沉、寒冷的感覺,在陰冷色調的畫面上添上了一點明亮的暖色調,陰冷給人的印象就更突出了。
茱萸沜的美,恐怕決不只是這一種森沉、幽冷的美。但作者從自己的禪家思想和審美趣味去感受外物,當然對這種森沉、幽冷的美最感興趣,體會得也最深刻。在下筆時,他先描摹茱萸的香味和沜旁的修竹,作為鋪墊,然后便抓住云日回照的一剎那間,對茱萸沜作傳神的寫照,“森沉猶自寒” 一句,使茱萸沜仿佛具有人的精神氣質。我們讀這句詩,也似乎感到一股凜凜寒氣侵入肌骨。
能夠以二十個字,在寫景中創造出很難表現的幽邃、森沉、陰冷的境界,可見作者的藝術手段甚高,概括力甚強。裴迪在《輞川集》中的詩,總的說來藝術性不及詩友王維的同題詠作,但《華子岡》《木蘭柴》和《茱萸沜》等首,是可與王維詩媲美的。
上一篇: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元好問《藥山道中》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