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子》|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唐·鄭棨《開天傳信記》:“賀知章秘書監,有高名,告老歸吳中,上嘉重之,每事優異焉。知章將行,涕泣辭上。上曰:‘何所欲?’知章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賜之,歸為鄉里榮。’上曰:‘為道之要莫若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卿子必信順之人也,宜名之曰孚。’知章再拜而受命。知章久而謂人曰:‘上何謔我耶?我實吳人,孚乃爪下為子。豈非呼我兒為爪子耶?’”又,清·梁章鉅、鄭珍《稱謂錄》卷六引黎愧曾《仁恕堂筆記》:“甘州人謂不慧之子曰‘爪子’,殊不解所謂。后讀《唐書》,賀知章有子,請名于上。上笑曰:‘可名之曰孚。’知章久乃悟上謔之,曰:‘以不慧故,破孚字為爪子也。’則知爪子之呼,自唐以前已有之。”
【釋義】賀知章是浙江紹興人,知唐時吳地方言稱不聰明的兒子為“爪子”,而至清代,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尚存在這樣的稱謂。
【例句】(六斤云)兀那爪子也,你不要言語,我與你這枝金釵兒。……(同知上云)兀那廝,你說甚么哩?(正末云)早是爪子不曾說相公甚么。(佚名雜劇《海門張仲村樂堂》第二折)同知的小夫人和王六斤稱曳剌為“爪子”,是傻孩兒的意思。又,同劇又有“爪驢、爪弟子孩兒、爪畜生”之語,則“爪”有“傻”、“笨”的意思。
上一篇:元曲典故《煮白石》|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珍珠簾》|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