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問《藥山道中》金、元山水詩鑒賞
元好問
西風砧杵日相催,著破征衣整未回。
白雁已銜霜信過,青林間送雨聲來。
這首詩描寫詩人行走在藥山道中所見的秋日景象,抒發了一種殷切的思鄉之情。藥山,在山東濟南市郊,“齊煙九點”之一。
詩人長期外出,久客不歸,不免常常思念家鄉。尤其是當秋天來臨之時,在異鄉的所見所聞更容易觸發這種感情。“西風砧杵日相催”,“砧杵” (zhēn chǔ真處)是搗衣的砧石和棒槌,這句詩寫詩人行走在蕭瑟的秋風中,看見溪畔和池邊有婦人揮著棒槌在砧石上搗衣裳,這一聲一聲的搗衣聲好象敲打在詩人的心上,時時刻刻在催促他早日回歸家鄉。樂府《子夜四時歌·秋歌》云: “風清覺時涼,明月天氣高。佳人理寒衣,萬結砧杵勞。”詩人在游途中看見婦人用砧杵搗衣,不禁思念自己的“佳人理寒衣”,自然希望快快回到家鄉去。但是,“著破征衣整未回”,外出已經很久了,行裝都穿破了,總還是回不去。這是多么令人焦急和憂傷啊!
詩人長期回不了家鄉,或者是為了公務,或者是為了生計,總之是受到世事的羈絆。“白雁已銜霜信過”,天上的大雁卻沒有這種羈絆,當氣候轉涼的秋天來臨之時,它們能夠按時地從北方飛回南方過冬,并給人們銜來了霜信,告訴人們寒霜就要降臨大地了。看見大雁按時南歸,無疑地加重了詩人的鄉思之情。“青林間送雨聲來”,詩人正在趕路的時候,又碰上天不作美,下起雨來了,雨點打在路旁青青的樹林之上,淅淅瀝瀝,時斷時續地送到詩人的耳中。在外趕路,又碰上下雨,雨水淋濕了行裝,詩人的心境是加倍地凄迷紛亂了,他更加急切地盼望能早日回到溫暖的家中。
這首詩沒有一句明寫鄉情,而句句都在寫鄉情,深沉的鄉情完全寄寓在具體的景物描寫之中。而且,詩人善于選材,所寫景物最能強烈地表現鄉情。
上一篇:裴迪《茱萸沜》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蘇曼殊《莫愁湖寓坐》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