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游云門》唐山水詩鑒賞
元稹
遙泉滴滴度更遲,秋夜霜天入竹扉。
明月自隨山影去,清風長送白云歸。
這首詩是詩人游云門寺所作,詩中描寫云門寺的夜景。云門寺在會稽南三十里,晉義熙三年始建,唐會昌年間毀廢。
詩的前兩句寫夜宿云門寺所聞所感。第一句詩人著意描繪云門寺寧靜的夜色。詩人夜宿寺中,聽到泉水滴落之聲。“遙泉滴滴”生動地表現了夜的寧靜清幽。聲音是從遠處的山泉而來,詩人能夠聽到滴滴細泉,自然只能是在萬籟俱寂的夜里,這樣詩人從聽覺上表現出夜靜,以泉聲寫靜。“度更遲”,詩人又從滴滴的泉聲聯想到更漏之聲,寫夜深而人不能寐。第二句寫寺中秋夜景色。睡意全無的詩人向寺中望去,皎月清輝灑進寺院中。這里寫月夜卻不露月字,只言“秋夜霜天”。而用“入”字,傳神地寫出了月色,因為明月如霜,月光如水,竹扉是擋不住的。這兩句是寫寺中夜景的,意境清幽寧謐。
后兩句描寫寺外山中秋夜景色。第三句承上句點出明月,進而表現山中在月光照耀下的美景。用 “山影”襯托月明。同時用“自隨”“去” 表現時間變化而山景也在變化。詩人就自己的感受去寫,似乎山影不是由于明月而產生的,月亮似乎成為客體,是為變幻的夜山景色而存在的。這句造意新奇,它不但寫出了景色的變化,也表現了時間的變化,借以流露詩人留連忘返的心情。第四句造意與上句相近,通過清風吹拂、白云浮動的描寫為月夜山景增添了高遠開朗的意境,同時用“長送” 一語表達了贊美這自然勝景永恒的主旨。“歸” 字雖是寫云在山中飄浮,其中也包含了詩人對這自然美景的向往。
這首詩寫景細膩,意境清幽高遠,全詩沒有一字寫詩人自身的活動,而在寫景中能體會到詩人的行動和欣賞美景的心理波動。
上一篇:李涉《潤州聽暮角》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孔稚圭《游太平山》魏晉南北朝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