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智由
落落何人報大仇?沉沉往事淚長流。
凄涼讀盡支那史,幾個男兒不馬牛。
這是一首帶議論性的抒情詩。詩人蔣智由的志向和意愿,特別是他的愛國熱情、追求西方資產階級文明的思想,常常通過他的詩句表達出來。他與黃遵憲、夏曾佑一起曾被梁啟超推許為“近世詩界三杰”。這首《有感》便在深長的感慨中,流露出拯時救世的急切心情。一、二兩句寫詩人對往事的感慨。“落落何人報大仇?沉沉往事淚長流”。鴉片戰爭以后,中國被列強宰割,山河破碎,國亡無日。慘痛的現實,使詩人陷入痛苦的沉思之中?!巴隆睔v歷,感慨良深。中華民族的災難實在太深重了,泱泱大國卻總是處處挨打,飽受帝國主義的侵凌,祖國滿目瘡痍,人民慘遭涂炭。然而,人們對社會現實的認識卻如此麻木,覺醒的人們是那樣的稀少,有誰來報民族的、人民的這深仇大恨呢?這與黃遵憲發出的“萬家酣夢幾人醒”(《夜起》)的呼喚表達了相同的意向。詩人回首殖民主義的大炮轟開中國大門之后那黑暗的、辛酸的往事,不禁淚流不止。這是悲痛的淚,苦澀的淚,也是激憤的淚。因此,三、四兩句便筆鋒一轉,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作了深刻的反思?!捌鄾鲎x盡支那史,幾個男兒不馬牛。”詩人讀遍中國歷史,感到滿目凄涼,中國人民處于長期的封建壓迫之下,有幾個男兒不是在當牛做馬呢?詩人追根溯源,中華民族之所以處在那種被人欺侮的地位,這都是中國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對于中國的全部歷史及其前景,魯迅先生曾直截了當地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或“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指出“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青年的使命”(《燈下漫筆》)。誠然,魯迅對歷史的洞見是蔣智由無法企及的,但是蔣智由對歷史上封建社會本質的揭示卻又是極為深刻的,憤慨中表達了結束這迫使人民做馬牛的黑暗歷史的愿望。詩中“淚”與“凄涼”二詞,把詩人的滿腔悲憤,一肚愁腸,寫得至透至盡。通觀全詩,有敘事有議論,由近及遠,從現實的回顧到歷史的總結,一層進似一層,感情真誠,意境頗深。詩風蒼涼沉郁,充滿凄涼的基調和激憤的感情。
上一篇:康有為《將去日本示從亡諸子梁任甫、韓樹園、徐君勉、羅孝高、羅伯雅、梁元理》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梁啟超《讀陸放翁集(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